Sei sulla pagina 1di 264

兒童常見傳染性疾病

林口長庚兒童內科
講師級主治醫師 李浩遠
One 7 year-old boy had
high fever for 3 days.
What is your diagnosis?
Scarlet Fever
 Scarlet fever is an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a characteristic rash, which is caused by an
infection with pyrogenic exotoxin (erythrogenic toxin)–
producing GAS in individuals who do not have antitoxin
antibodies.
 The rash often begins around the neck and spreads over the
trunk and extremities.
 It is a diffuse, finely papular, erythematous eruption
producing a bright red discoloration of the skin, which
blanches on pressure.
 It is often more intense along the creases of the elbows,
axillae, and groin.
Scarlet Fever
 The skin has a goose-pimple appearance and feels rough.
 The face is usually spared, although the cheeks may be
erythematous with pallor around the mouth.
 After 3–4 days, the rash begins to fade and is followed by
desquamation, 1st on the face, progressing downward, and
often resembling that seen subsequent to a mild sunburn.
 Occasionally, sheetlike desquamation may occur around the
free margins of the fingernails, the palms, and the soles.
 Examination of the pharynx of a patient with scarlet fever
reveals essentially the same findings as with GAS
pharyngitis.
 the tongue is usually coated and the papillae are swollen
 After desquamation, the reddened papillae are prominent,
giving the tongue a strawberry appearance
Treatment on Scarlet Fever
 GAS is exquisitely sensitive to penicillin, and resistant
strains have never been encountered.
 Penicillin is, therefore, the drug of choice (except in patients
who are allergic to penicillin) for pharyngeal infections as
well as for suppurative complications.
 Treatment with oral penicillin V (250 mg/dose bid–tid for
≤60 lb and 500 mg/dose bid–tid for >60 lb PO) for 10 days is
recommended but it must be taken for a full 10 days even
though there is symptomatic improvement in 3–4 days.
 Penicillin V (phenoxyethylpenicillin) is preferred over
penicillin G because it may be given without regard to
mealtime.
One 5 year-old boy with sore throat.
What is your diagnosis?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 Mostly viral
 Treat group A streptococcal tonsillitis with
antibiotics only
 Specific symptoms and signs
 Lab diagnosis: antigen, culture
 Choice of antibiotics: penicillin
 Duration: 10 days
扁桃腺炎
 症狀:通常會發燒,可有咽部痛或吞嚥疼
痛,持續三-五天。
 致病原:病毒為主,A群鏈球菌
 好發年紀:一至七歲。
 好發季節:整年皆可,冬天為最。
 處置:症狀治療。A群鏈球菌需抗生素治療。
 預防:避免飛沫接觸。
Potential pathogens isolated from 416 patients with
acute pharyngitis
Microorganism No. of isolates (%)
Bacteria 122 (29.3)
Haemophilus influenzae nontype b 41 (9.9)
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 40 (9.6)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15 (3.6)
Staphylococcus aureus 14 (3.4)
Group A Streptococcus 7 (1.7)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4 (1.0)
Serratia marcescens 1 (0.2)
Virus 175(42.1)
Adenovirus 110 (26.4)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43 (10.3)
Coxsackievirus 10 (2.4)
Parainfluenza virus 4 (1.0)
Influenza virus 3 (0.7)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3 (0.7)
Cytomegalovirus 2 (0.5)
( Chi H et al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03;36:26-30 )
A群鏈球菌咽炎

 大部份的急性咽(扁桃腺)炎,都是由病毒
所引起
 好發年紀:學齡前及學齡兒童
 傳染途徑:飛沬及接觸傳染,也可由污染的
食物造成群聚感染
 傳染期:疾病急性期,適當抗生素治療後1-2
天,即不具傳染力。
A群鏈球菌咽炎的症狀

 潛伏期短,12小時~4天
 臨床症狀的嚴重度差異大
 發病快、高燒、咽部疼痛、頭痛、上腹痛
 少有流鼻水、咳嗽的症狀,咽部呈泛紅腫大
 當同時出現有具癢感的紅疹時,即為猩紅熱
A群鏈球菌咽炎的併發症
 化膿性併發症
-扁桃腺周圍的膿瘍
-敗血症
-毒性休克症候群
 非化膿性併發症
-急性腎絲球腎炎
-風濕熱(風濕性心臟病)
Parenteral Antimicrobial Agent(s) for Treatment of Bacteremia and
Other Serious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s
SUSCEPTIBILITY ANTIMICROBIAL AGENTS COMMENTS

I. Initial empiric therapy (organism of nknown


susceptibility)
Drugs of choice: Vancomycin + nafcillin or For life-threatening infections (i.e., septicemia, endocarditis,
oxacillin ± gentamicin CNS infection); linezolid could be substituted if the patient
has received several recent courses of vancomycin

Nafcillin or oxacillin[*] For non-life-threatening infection without signs of sepsis


(e.g., skin infection, cellulitis, osteomyelitis, pyarthrosis)
when rates of MRSA colonization and infection in the
community are low

Clindamycin For non-life-threatening infection without signs of sepsis


when rates of MRSA colonization and infection in the
community are substantial and prevalence of clindamycin
resistance is low

Vancomycin For non-life-threatening,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RITTER DISEASE)

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occurs predominantly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younger than 5 yr of age and includes a
range of disease from localized bullous impetigo to generalized
cutaneous involvement with systemic illness.
 Onset of the rash may be preceded by malaise, fever,
irritability, and exquisite tenderness of the skin.
 Scarlatiniform erythema develops diffusely and is accentuated
in flexural and periorificial areas.
 The conjunctivas are inflamed and occasionally become
purulent.
 The brightly erythematous skin may rapidly acquire a
wrinkled appearance and, in severe cases, sterile, flaccid
blisters and erosions develop diffusely.
 Circumoral erythema is characteristically prominent, as is
radial crusting and fissuring around the eyes, mouth, and nose.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RITTER DISEASE)

 At this stage, areas of epidermis may separate in response to


gentle shear force (Nikolsky sign) ( Fig. 664-2 ).
 As large sheets of epidermis peel away, moist, glistening,
denuded areas become apparent, initially in the flexures and
subsequently over much of the body surface.
 This may lead to secondary cutaneous infection, sepsis, and
fluid and electrolyte disturbances.
 The desquamative phase begins after 2–5 days of cutaneous
erythema; healing occurs without scarring in 10–14 days.
 Patients may have pharyngitis, conjunctivitis, and superficial
erosions of the lips, but intraoral mucosal surfaces are spared.
 Although some patients appear ill, many are reasonably
comfortable except for the marked skin tenderness.
Mumps
 Mumps virus infection may result in clinical presentation
ranging from asymptomatic or nonspecific symptoms to typical
illness associated with parotitis with or without complications
involving several body systems.
 The typical case presents with a prodrome lasting 1–2 days
consisting of fever, headache, vomiting, and achiness.
 Parotitis then appears and may be unilateral initially but
becomes bilateral in about 70% of cases ( Fig. 245-2 ).
 The parotid gland is tender, and parotitis may be preceded or
accompanied by ear pain on the ipsilateral side.
 As swelling progresses, the angle of the jaw is obscured and the
ear lobe may be lifted upward and outward. (Figs. 245-2 and
245-3 [2] [3]).
Mumps

 The opening of the Stensen duct may be red and edematous.


 The parotid swelling peaks in approximately 3 days then
gradually subsides over 7 days.
 Fever resolves in 3 to 5 days along with the other systemic
symptoms.
 A morbilliform rash is rarely seen.
 Submandibular salivary glands may also be involved or may be
enlarged without parotid swelling.
 Edema over the sternum due to lymphatic obstruction may also
occur.
One 2 year-old boy had high fever for 5 days.
What is your diagnosis?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eatures of Kawasaki Disease

EPIDEMIOLOGIC CASE DEFINITION (CLASSIC CLINICAL CRITERIA)[*]

Fever persisting at least 5 days[†]


Presence of at least 4 principal features:
1.Changes in extremities
Acute: Erythema of palms, soles; edema of hands, feet
Subacute: Periungual peeling of fingers, toes in weeks 2 and 3
2.Polymorphous exanthem
3.Bilateral bulbar conjunctival injection without exudate
4.Changes in lips and oral cavity: Erythema, lips cracking, strawberry tongue, diffuse
injection of oral and pharyngeal mucosae

5.Cervical lymphadenopathy (>1.5 cm diameter), usually unilateral

KD occurs predominantly in young children; 80% of patients are <5 yr,
and, only occasionally, are teenagers or, more rarely, adults affected.
The incidence of GAS pharyngeal infections is highest in children 3–15
yr of age, especially in young school-aged children.
Figure 165-1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Kawasaki disease. A summary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from 110 cases of
Kawasaki disease seen in Kaohsiung, Taiwan. LAP indicates lymphadenopathy in head and neck area; BCG,
reactivation of BCG site; CAD, coronary artery dilatation defined by an internal diameter of >3 mm. (From Wang
CL, Wu YT, Liu CA, et al: Kawasaki disease: Infection, immunity and genetics.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5;24:998–1004.)
From Newburger JW, Takahashi M, Gerber MA, et al: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Pediatrics 2004;114:1708–1733
LABORATORY FINDINGS IN ACUTE KAWASAKI DISEASE

Leukocytosis with neutrophilia and immature forms


Elevate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emia
Abnormal plasma lipids
Hypoalbuminemia
Hyponatremia
Thrombocytosis after week 1[§]
Sterile pyuria
Elevated serum transaminases
Elevated serum gamma glutamyl transpeptidase
Pleocytosi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What is your diagnosis?
Acute otitis media and sinusitis
 Usually follow URI
 Symptoms and signs
 Pathogens: pneumococcus (most
important), nontypable H. influenzae
 Choice of antibiotics: amoxicillin (1st
choice)
Antimicrobial agents for AOM,
sinusitis
 Amoxicillin
No risk factors of 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s. proper dosage!
 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 (Augmentin )
or cefuroxime (Zinacef)
Recurrent infection or suspected 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
 Ceftriaxone (Rocephine)
Intractable cases!
What is your diagnosis?
Pneumonia
 Mostly viral
 Bacteria: pneumococcus most common,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pre-school or
school age children
 Difference in s/s between viral and
bacterial pneumonia
 Choice of antibiotics if bacterial infection
considered: “resistance” should be
considered!
Common Pathogens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 社區肺炎主要致病菌
U.S. Etiology
Other
C. pneumonia
7%
5%
M. pneumonia S. pneumoniae
10% 34%

Legionella spp 7%
8%
8% 15%
Anaerobes/A 6%
spiration

Aerobic Gram- H. influenzae and M.


negative Rods catarrhalis
S. aureus

Source: Eron et al. Hospital Formulary 1994;29:122-36


European Etiology of CAP
(5,961 Adult Hospitalized CAP Patients in 26 Prospective Studies from 10 European Countries)
S Pneumoniae

C Pneumonae

Viral

M Pneumoniae

Legionella Sp
Atypicals:
25%
H Influenzae

GNB

0 5 10 15 20 25

Proportion of Cases (%) Woodhead. Chest 1998; 113:183S-187S


Microbiology
Age Bacteria Virus Others

< 2 m/o Group B streptococcus, RSV C. trachomatis


E. coli U. urealyticum
Other G(-) baccilli

2 m/o – 2 y/o S. pneumoniae RSV C. trachomatis


H. influenzae type b Influenza (U. Urealyticum)
S. aureus Parainfluenza
G(-) bacilli Adenovirus

2 y/o – 5 y/o S. pneumoniae RSV


H. influenzae type b Influenza M. pneumoniae
Parainfluenza
Adenovirus
> 5 y/o S. pneumoniae Influenza M. pneumoniae
C. pneumoniae
(L. pneumophila)
Management

Principles of Usage of Antibiotcs


First Choice Alternatives
< 2m/o Ampicillin + aminoglycosides Ampicillin + Cefotaxime OR Ceftriaxone
In afebrile pmeumonia  Clamydial in origin, add
Erythromycin
2 m/o – 2 y/o Amoxicillin/clavulanate OR Ceftriaxone OR Cefotaxime
Amoxicillin/sulbactam OR Suspec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Ceftazidime 
2o cephalosporin Aminoglycosides
2 y/o – 5 y/o Amoxicillin/clavulanate OR Ceftriaxone OR Cefotaxime
Amoxicillin/sulbactam OR Suspect atypical pneumonia  new macrolides
2o cephalosporins
 Macrolides
5 y/o – 18 y/o Penicillin  Macrolides Amoxicillin/clavulanate OR Amoxicillin/sulbactam OR
2o or 3o cephalosporins
Suspect atypical pneumonia  new macrolides
M. pneumoniae infection

•Bronchopneumonia is the most commonly recognized clinical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M. pneumoniae infection.
•Although the onset of illness may be abrupt, it is usually
characterized by gradual onset of headache, malaise, fever, and
sore throat, followed by progression of lower respiratory
symptoms including hoarseness and cough.
•Crackles or rales, which are fine and resemble those heard in
asthma and bronchiolitis, are the most prominent signs.
•Transient monoarticular arthritis was described in 1% of
patients in 1 large series.
Bacterial enterocolitis
 Salmonella (non-typhoid), Campylobacter,
and Shigella
 Indications for antibiotic treatment for
Salmonella infection?
 Choice of antibiotics: ampicillin,
chloramphenicol, SXT, ceftriaxone,
cefotaxime
腸胃道感染的細菌或病毒
 常見的致病原
 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弧菌、沙門氏細菌、志賀氏細
菌、Norwalk病毒等
 鑑別診斷
 潛伏期
 臨床症狀:嘔吐、發燒、腹瀉等
 流行病學調查
 檢體採檢
 個案對照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 Gram-negative enteric bacilli most
common
 Choice of antibiotics: benefit of
combination therapy
 Work-ups
 Chemoprophylaxis for vesicoureteral reflux
Which diagnosis do you test?
Bacterial meningitis and sepsis
 Etiologic pathogens depend on age and
host factors
 Intensive care
 Choice of antibiotics depends on what
pathogen(s) to be covered
 For newborns? GBS and E. coli
 Beyond newborn period? 2M-4Y, Hib,
pneumococcus, meningococcus; >5Y,
pneumococcus and meningococcus
 Pseudotumor cerebri is a clinical syndrome that mimics
brain tumors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200 mm H2O in infants and 250 mm H2O
in children), with a normal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cell
count and protein content and normal ventricular size,
anatomy, and position documented by MRI.
 The most frequent symptom is headache, and although
vomiting also occurs, it is rarely as persistent and pernicious
as that associated with a posterior fossa tumor.
 Transient visual obscuration and diplopia (secondary to
paralysis of the abducens nerve) is a common complaint.
 The prime goal of management is discovery and treatment
of the underlying cause.
 There are no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to guide the
treatment of pseudotumor cerebri.
 Pseudotumor cerebri can be a self-limited condition, but
optic atrophy and blindness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Neonatal Sepsis
Pathogenesis: Vertical: microorganisms of birth canal→ colonization→
disease

Horizontal: parents or staff to infants, infants to infants


Predisposing factors: PROM, prematurity, maternal fever
Pathogens: GBS, E. coli, other G(-), such as K. pneumoniae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cidence: 1-10/1000
¼ associated with meningitis
Sepsis in Children
 Pathogens
 S. pneumoniae
 H. influenzae type b
 N. meningitidis
 P. aeruginosa, Salmonella spp. (GI origin)
 Manifestations
 Fever, not doing well, irritability
 URI/LRI - pneumococcus
 Diarrhea- Salmonella, P. aeruginosa
 Skin infection/wounds- S. aureus or Gr. A Strep
 Purpura fulminans- N. meningitidis
 Ecthyma gangrenosum- P. aeruginosa
Empiric Antimicrobial Therapy
 1-3 months old infants: ampicillin +
cefotaxime (or ceftriaxone)
 3 months - 5 years: cefotaxime or
ceftriaxone ( alternative: cefuroxime*)
 > 5 years: cefotaxime or ceftriaxone
(alternatives: ampicillin, penicillin, or
cefuroxime*)
*provided that meningitis has been excluded.
Selec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Focus of Infection
Host: age, disease severity, immune status,
nutrition
Possible pathogens

Selection of agents against these pathogens

Monitor drug effect/culture/MIC/MBC/SBT

Continue or modify antibiotics


Combination Therapy
 Effect: Synergistic
Additive
Antagonistic
 Postantibiotic effect
 Indication for combination therapy
severe infections such as
Pseudomonas sepsis
Bacterial endocarditis
A 6 year-old girl had oral ulcers and pointed rashes. What is your
diagnosis?
泡疹性咽峽炎 (Herpangina)
 A族或B族克沙奇病毒為主
 特徵是突發性發燒(38-40oC)2至4天、嘔
吐、喉嚨痛以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

 雖有少部份病例發生無菌性腦膜炎,但
大多數病例都是輕微而無併發症,病程
一般是3到6天。.
手足口症(Hand-foot-mouth disease)
 主要由A族克沙奇病毒所引起,也可由腸
病毒71型引起
 特徵是發燒以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
分佈於口腔黏膜和舌頭,其次是軟顎、
牙齦,在四肢則是分佈在手掌和腳掌,
亦可出現在膝蓋及臀部
 病童常因口腔有小水皰或小潰瘍而致進
食困難,病程大約一週左右。
腸病毒種類

腸病毒: 共有67型

 3種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
 31種伊柯病毒(echovirus)
 23種A族克沙奇病毒 (coxsackieviruses A)
 6種B族克沙奇病毒 (coxsackieviruses B)
 腸病毒68至71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歷年腸病毒疫情統計圖
如何傳染

 人類是唯一自然宿主
 主要傳播方法:是經口傳染(包含口糞及口
沫傳染)
 飛沫傳染?
 大部分都感染小孩子,尤其6歲以下的小孩。
 主要於夏秋兩季
如何傳染 con’t

 亦可經由接觸患者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
物而傳染
 幼童常因大人從外面將病毒帶回家中而
感染
 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
帶毛的玩具更容易因接觸幼兒口嘴造成
大量病毒感染。
何時開始會傳染?持續多久?

 腸病毒的傳染力始於發病的前幾天,在
喉嚨與糞便都有病毒存在,而腸道排出
病毒的時間可以持續數週之久
 通常以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腸
病毒在家庭中有很高的傳染率,在人群
密集的地方,也較容易發生傳染。
腸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
 非特異性發熱性疾  無菌性腦膜炎
病  腦炎
 急性咽炎、咽峽炎  急性心肌炎
 手足口症  急性肢體無力
 肌炎、關節炎  新生兒感染
 肌肋性疼痛
 結膜炎
 腸胃道症狀
何時開始會傳染?持續多久? con’t
 潛伏期通常是2-9天
 腸病毒可存在喉嚨1-2星期, 而糞便內8-
12星期.
 腸病毒的感染相當常見, 而引起的疾病
則相當廣泛
台灣近幾年的腸病毒流行
 1988年曾有伊柯9型的無菌性腦膜炎
 1991年曾有伊柯6型的無菌性腦膜炎
 1993年曾有伊柯30型的無菌性腦膜炎
 1994年有一次克沙奇B1的小嬰兒類似敗血症候
群,估計全台約有20-30位死亡。
 1996年也有一次克沙奇B3小嬰兒類似敗血症候
群。
 1998年腸病毒71型之流行: 有400位重症病患,
估計全台約有78位死亡。
病例討論
 8歲,女孩
 1998年6月5日,出現有手足口症
 6日出現頭痛、嘔吐、脾氣變壞、來院急診就診
 7日入院,WBC 14,300/mm3, B1/S88/M5/L6, CRP<5mg/L,
血糖 134mg/dL
 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呈現輕微腦水腫
 腰椎穿刺檢查,CSF WBC 153, 蛋白質43mg/dL ,葡萄糖
76mg/dL
 腰椎穿刺後2.5小時,患兒感覺右上肢麻痺
 數小時後,患兒突然發紺,並從口鼻噴出帶血的分泌物
 轉加護病房,再抽血檢查,WBC31,800/mm3, 血糖 254mg/dL
 雖經積極維生處置,患兒不幸於入院16小時後往生
(Chang LY et al Lancet 1998)
台灣地區1998年腸病毒71型大流行
 定點醫師手足口症及咽峽炎通報病例數
達129,106
 從3月份到11月份,以5~7月為高峰,另
外在9月份開學後,南部地區9月到10月
另有一波次高峰
 全台405個重症個案,造成78例死亡
 重症個案中,3歲以下佔69%
 死亡個案中,3歲以下佔86%
(Ho M et al NEJM 1999;341:929-35)
腸病毒71型在台灣的流行

 1981年於北部,引起手足口病及類似
小兒麻痺症候群。
 1986年,在南部引起手足口病。
 1998年,全台大流行。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歷年腸病毒疫情統計圖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歷年腸病毒疫情統計圖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歷年腸病毒疫情統計圖
94位71型腸病毒患兒家中接觸者感染情形
類別 個案數 感染個案數(率)
所有接觸者 339 176 (52%)
孩童 106 89 (84%)
成人 233 87 (37%)
父母親 175 72 (41%)
祖父母 36 10 (28%)
叔伯/嬸姨 19 5 (26%)
保姆 3 0
(Chang LY et al JAMA 2004; 291;222-7)
可能傳播模式
較大小孩或大人
接觸腸病毒71型患者
傳 ↓
播 可能有手足口症/咽峽炎或無病症

較小小孩

輕症或有併發症甚至死亡
腸病毒重症病例之前趨症狀及
危險因子
 重症病例之前趨症狀
四肢反射性抖動(myoclonic jerk)
嘔吐
嗜睡
 中樞神經受侵犯之危險因子
年齡在3歲以下
高燒超過39度
燒超過3天
嗜睡、抽筋、頭痛、嘔吐
高血糖(>150mg/dl)
 其他危險因子
肢體無力
白血球過高(>17500/mm3) (Chang LY et al Lancet 1998)
治療
 目前無抗病毒藥物, 以支持性療法為主
 由於口腔潰瘍會影響患兒的餵食; 為了補
充患兒的體力及避免脫水,應鼓勵甚或勉強
患兒進食,易入口的食物即可
腸病毒特性
. 在4℃及室溫中穩定,可存活數天
. 在不鏽鋼表面,相對溼度愈大,存活愈久
. 一般清潔劑/肥皂,無法完全殺死腸病毒 (可能仍有
萬分之一左右存活)
. 對酒精有抗性
. 耐酸: 在pH3的環境可存活1-3小時。
. 紫外線、漂白劑、含氯達0.3-0.5 ppm,可殺死病毒。
. 不耐熱: > 50 ℃ 30分鐘左右可殺死腸病毒。
預防
 目前無疫苗可接種
 預防感染
 不宜與其它小孩親密接觸,不要共用奶
嘴或交替食用同一食物,玩具的清潔
 病毒可存在喉嚨1-2星期、糞便中約8-
12星期,這段時間要勤洗手
 大人小孩都要注意衛生
孕婦感染腸病毒,會不會生下畸形兒?

 孕婦感染腸病毒有導致胎兒死亡或先天
性畸形侷限於少數病例報告
 但孕婦須在週產期避免感染的風險,以
預防生產時感染給新生兒。
感染過腸病毒之後,有沒有免疫力?以
後會不會復發?

 腸病毒群共有六十幾種病毒,得到某一
種腸病毒感染以後,至少會持續有數十
年的免疫力,再接觸同一種病毒時,大
多不會再發病。
 不同種的腸病毒經常會引起相同的症狀,
所以有的人會得到一次以上的手足口症
或咽峽炎。
腸病毒感染之致命機率有多高?

 一般的估計是在十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一
之間,也就是感染腸病毒以後,99.9%以
上的患者都會恢復,但當年由於致病的
是腸病毒71型,造成相當震憾,因此認
識腸病毒及暸解其傳染途徑,避免感染
的風險是刻不容緩的。
A 5 year-old girl had rashes.
What is your diagnosis?
水痘
 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
 潛伏期約14-16天
 傳染力高且發病率也高
 傳染途徑:接觸、空氣
 傳染期:發疹前一天迄結痂
 好發年紀:5~10歲之間(未廣泛施打疫苗之前)
水痘的症狀
 全身性具有癢感的皮疹
 皮疹:紅疹、水泡樣、膿泡樣、結痂
-身體同一部位,會同時出現
 可能會合併發燒
水痘的併發症
 皮膚及軟組織的感染
 腦炎
 肺炎:往往是造成死亡的原因
 肝炎
 其他:出血性水痘、嚴重水痘等
重症水痘的危險群
 免疫缺陷患者
 成年人,尤其是孕婦
 新生兒
 正好使用類固醇者
水痘的預防

 水痘疫苗:接觸後三、四天內給予,仍有效
 口服抗病毒藥物
 免疫球蛋白
水痘疫苗

 活性、減毒的疫苗
 台灣地區,1997年8月上巿,2004年列入
常規接種
 接種劑量
-12月大~12歲,接種一劑
-12歲以上,間隔4~8週接種兩劑
水痘疫苗建議施打對象

 12~18月孩童,建議常規接種
 19月~12歲的孩童,沒有明確水痘病史
 13歲以上易接觸水痘患者或/且傳染給別
人者,如:醫療人員、幼教老師、托兒所
工作人員等。
水痘疫苗
疫苗效果
 效果佳,6%-12%仍會出現水痘症狀,但
症狀較微。

不良反應
 相當輕微,局部反應,發燒、發疹都在
5%以下
感冒(Common Cold)
 症狀:發燒可有或無,流鼻水、鼻塞、咽
喉癢、咳嗽可有或無,持續七天左右。
 致病原:鼻病毒、冠狀病毒等。
 好發年紀:嬰幼兒至學生。
 好發季節:整年皆可,冬天為最,每年三~
十次。
 處置:症狀治療。
 預防:避免飛沫接觸。
Frequency of respiratory illnesses by age in children
in Linkou areas during 1995 and 1996
Age Children Mean follow-up Episodes per child-year
(year) No. (months/child)
<1 65 6.68 6.93
1 26 6.96 8.88
2 33 7.06 10.5
3 29 6.9 8.45
4 14 7.79 8.26
5 25 7.24 5.17
Total 192 6.97 7.92
流行性感冒(流感,Influenza)
 由流感病毒所引起:分為三型
-A 流感病毒:可能引起較嚴重的疾病,
造成大流行,病毒變異迅速。
-B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通常較輕微
,造成的流行較小。
-C流感病毒:較少引起疾病
流感病毒的分型與變異
 依HA(血球凝集素)及NA(神經胺酸脢 )
的不同來區分
-HA:1~15種亞型
-NA:1~9種亞型
 抗原微變(drift):RNA發生點變異
 抗原移型(shift):RNA節段發生基因重組
流感病毒的命名
 A/Taiwan/1/86(H1N1)
 A/Fujian/411/2002 (H3N2)
流感
 潛伏期短,約二天。(1-5天)
 台灣地區,一年四季均可能,但以冬天為主
 傳染途徑:以飛沬為主
 傳染期:發病一週內
流感的症狀
 症狀突發
 發燒,超過38ºC
 畏寒、冒冷汗、寒顫
 頭痛、咽部疼痛
 肌肉酸痛、全身倦怠
 畏光、眼眶疼痛、輕咳等
流感的嚴重度及併發症
 視病毒株型別,宿主的抵抗力而定
 兩歲以下及65歲以上為高危險群
 肺炎、哮吼、(細)支氣管炎、中耳炎等
 中樞神經異常
 腦炎、雷氏症候群等
流感的治療
 症狀治療
-孩童避免使用aspirin退燒藥
 抗病毒藥物:克流感、金剛胺等

流感的預防
 疫苗的接種
 抗病毒藥物的預防性投予
滅菌的(去活化)流感疫苗

 台灣地區目前使用的疫苗
 每劑疫苗含三種流感病毒株
-每年更新病毒株
-二株A流感病毒,一株B流感病毒
滅菌的(去活化)流感疫苗
 接種時間:北半球,在每年的10月左右
 接種劑量
-9歲以下,第一次接種,間隔4-8週施打兩劑
-3歲以下,每劑只施打半量
-6個月以下,不施打
滅菌的(去活化)流感疫苗
 建議接種對象
-65歲(50歲)以上的老人
-6個月以上具有慢性病者
-醫療院所、護理之家等的工作人員
-長期服用aspirin的孩童及青少年
-6~23個月的嬰兒
-第二、三孕期的懷孕婦女(CDC of US)
-想要避免感染流感者
滅菌的(去活化)流感疫苗
疫苗效果
 依年紀及個人免疫力有別,效果有別
-老年人誘發產生的抗體較差,目的在
減輕症狀
 視疫苗病毒株與流行病毒株的吻合度
-一般可達80%
百日咳
 由百日咳菌所引起
 一入侵後,分泌毒素(PT)引發陣咳
 成年人是兒童個案的傳染來源
 潛伏期約7~10天。(6-20天)
 傳染途徑:飛沬傳染
 傳染期:卡他期及陣咳期早期
 免疫力無法終身持續,可能再度感染
百日咳的症狀
 視個人的年齡,抗體的存在與高低而有別
-小於6個月的嬰兒最為嚴重
 分為三階段
-卡他期: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持續約二週。
-陣咳期:咳嗽加劇,突發性“臉紅脖子粗”,
甚至嘴唇發黑,“whoop”聲,持續
數週(一般約兩週)。
-恢復期:咳嗽症狀、次數、嚴重度趨緩。
百日咳疫苗
 全細胞型(舊型):含200種以上抗原
-副作用大
 非細胞型(新型):含1~5種抗原
-百日咳毒素(PT),纖維性血凝素(FHA),
外膜蛋白質(pertactin)以及三種纖毛
(fimbriae)
-副作用明顯降低很多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
兒童感染科
李浩遠醫師

Vaccination
and related problems
1. 基本疫苗時程
2. 施打疫苗的基本通則
3. 疫苗的延遲或提早施打
4. 早產兒的疫苗施打
5. 孕婦的疫苗
6. 免疫缺陷者的疫苗
7. 新疫苗(rotavirus)
8. 國際疫苗施打
西元年 紀 要
1948 引進白喉類毒素
1954 開始供應使用白喉破傷風百日咳疫苗(DTP)
1955 全面推行白喉破傷風百日咳疫苗(DTP)接種
1958 引進注射式沙克疫苗(IPV)
全面推行嬰幼兒接種卡介苗(BCG)
1965
全面推行口服沙賓疫苗(OPV)
1968 開始全面接種日本腦炎疫苗(JE)
1978 全面推行9個月及15個月幼兒各接種一劑麻疹疫苗
1983 統一使用預防接種紀錄卡(黃卡),明列各項疫苗接種時程
1984 推行B型肝炎疫苗接種計畫
開始實施「根除三麻一風計畫」,全面辦理國小新生預防接種
1992 及補種工作
開始實施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接種工作
1998 針對高危險群老人推行流感疫苗接種計畫
台灣現行疫苗接種年齡
1 2 4 6 12 15 18 24 27 30
≥24 2-5 ≥65
mont mont mont mont mont month mont mont mont mont 國小一年級
疫苗 hr days years
hs hs hs hs hs s hs hs hs hs

卡介苗(BCG) 1st

B型肝炎疫苗
(HepB)
1st 2nd 3rd

白喉破傷風百日 Td
咳混合疫苗 1st 2nd 3rd 4th
(DTP) (Tdap)

小兒麻痺口服疫
苗(OPV)
1st 2nd 3rd 4th 5th

水痘疫苗
(Varicella)*
1st

麻疹腮腺炎德國
麻疹混合疫苗 1st 2nd
(MMR)¤

日本腦炎疫苗 1st
3rd 4th
(JE) ** 2nd

流感疫苗
每年 10月開始) 每年
(Influenza)

A型肝炎疫苗
(HepA) #
1st 2nd
0970101
疫苗接種的注意事項
◆肌肉注射 》皮下注射
不能同時施打的疫苗
不同廠牌的疫苗接種
林口長庚 BCG 每星期二、五下午及星期三上午 施打
(0, 1, 6 M/O)
2007年10月5日
HBV 5 5 6+ PCV7
6合一

1 m 2m 4m 6m 1y6m
疫苗施打的禁忌 (通則)
早產兒疫苗注射
孕婦的疫苗注射
器官移植者的疫苗注射
免疫缺損孩童的疫苗注射
疫苗個論
卡介苗 BCG
 卡介苗是一種牛的分枝
桿菌所製成的活性疫苗,
經減毒後注入人體,可
產生對結核病的抵抗力,
一般對初期症候的預防
效果約85%,主要可避
免造成結核性腦膜炎、
瀰漫性結核等嚴重併發
症。
 出生滿24小時以後的新生兒需接種一劑
卡介苗
 國小一年級卡介苗疤痕普查,若無疤或
疤痕過小且結核菌素測驗陰性者需再接
種一劑。
什麼情況不宜接種卡介苗
 疑似結核病人及疑似被結核菌感染者,
勿直接接種卡介苗。
 發燒、皮膚病、嚴重濕疹、慢性病、免
疫機能不全、麻疹及水痘感染及其復原
期。
 早產兒或體重在2500公克以下之新生兒。
惟出生半年內如體重已達2500公克,經
醫師診察確定可接種者不在此限。
接種後可能產生的反應
 注射後接種部位大多有紅色小結節,不
需特別處理。
 紅色小結節若變成輕微的膿泡或潰瘍,
不需要擠壓或包紮,只要保持局部清潔,
用無菌紗布或棉球擦拭即可,約經2-3月
潰瘍就會自然癒合。
 腋下產生硬塊且化膿者,經醫師視情況
使用抗結核藥物。
B型肝炎預防接種
 肝硬化與肝癌為我國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且與B型肝
炎慢性帶原者有密切關係。台灣地區為B型肝炎高感
染地區,成人之帶原率達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年幼時
期的感染易演變成慢性帶原者,早期預防注射能有效
預防B型肝炎的感染。
成效
 自1984年起,台灣開始推行全球首一的B
型肝炎疫苗接種計畫,並成功地將六歲
幼兒的B型肝炎帶原率由原來的10.5﹪
降低至1.7﹪,同時也明顯降低小孩肝癌
發生率。6-14歲肝細胞癌(HCC)發生率由
0.52人/10萬人降低至0.13人/10萬人。B
型肝炎疫苗接種成效已為國際矚目的典
範,也開創以疫苗減少癌症發生率的新
紀元。
( 0, 1, 6 m/o, 40ug/dose)
HBV接種禁忌
 出生後觀察48小時,嬰兒外表、內臟機
能及活動力 欠佳者。
 出生體重未達2200公克(出生一個月後
或體重超過2200公克,即可注射)。
 有窒息、呼吸困難、心臟機能不全、嚴
重黃疸(血清總膽色素大於15mg/ml),
昏迷或抽搐等嚴重病情者。
 有先天性畸形及嚴重的內臟機能障礙者。
 令人頭昏腦脹的疫苗

三合一
四合一
五合一
六合一
新疫苗成份總表
pertussis 破傷風 白喉 Hib Polio B肝

Hib 1.2.3 HBsAg


Product PT FHA PERT FIM TT* DT* PRP-T (DAU) Recombinant
protein
Tripedia
Aventis 23.4 23.4 -- -- 5 6.7
新三合一

Infanrix
(嬰護寧, GSK) 25 25 8 -- 40 30
新三合一

Daptacel
Aventis 10 5 3 5 5 15
新三合一

Boostrix
成人型Tdap 8 8 2.5 -- 5 2.5
(age 11-18y)

Adacel
Aventis
成人型Tdap
2.5 5 3 5 5 2
(age 11-64y)

Infinrix-IPV/Hib 40D,
GSK 25 25 8 40 30 10 8D,
嬰護寧五合一
32D
Pediacel
Aventis 40D,
DTaP5-IPV-Hib 20 20 3 5 5 15 10 8D,
巴斯德五合一疫苗
32D
新型液態五合一

DTaP-IPV-Hib-HBV 40D,
Infanrix hexa
GSK
25 25 8 40 30 10 8D, 10
六合一 32D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
DPT
(Diphtheria,tetanus and pertussis)
 什麼是白喉?
白喉通常發生在十五歲以下沒有接種白喉疫苗的小孩,主要侵犯咽喉部,病童
因白喉桿菌在鼻、扁桃腺、咽或喉部產生偽膜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白喉桿菌分
泌的毒素可以引起心肌炎或神經炎等嚴重的合併症,死亡率約為10%。
 什麼是破傷風?
破傷風係因破傷風桿菌進入深部的傷口,在無氧的情況下大量繁殖後放出毒素
而引起嚴重的神經、肌肉症狀,如牙關緊閉、肌肉收縮、四肢痙攣等。一般破
傷風桿菌廣泛地存在土壤、骯髒的地方,如因意外導致較深的傷口感染破傷風,
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尤其是新生兒及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死亡率最高。
什麼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一種急性呼吸道細菌傳染,易侵犯五歲以下的兒童,會引起嚴
重的陣發性咳嗽而影響病人的呼吸及進食。罹患百日咳的兒童易併發肺
炎、痙攣或較嚴重的腦部問題,百分之七十五的死亡病例是一歲以下的
小孩,尤其是六個月以下的嬰兒。
美國資料顯示所有的百日咳患者中,有40%會需要到住院治療,其中大
多是嬰幼兒;小於六個月的嬰兒中,有70%會必須要住院。肺炎是常伴
隨的併發症,四歲以下的嬰幼兒患者就有11~16%會併發肺炎,四歲以
下的嬰幼兒中,2%有誘發癲癇發作的危險。而在更嚴重的百日咳病患,
是有可能會致死。美國疾病管制局在1990到1992年間,共收到23個百日
咳死亡的病例報告,其中87%是一歲以下的嬰兒,且78%未曾接受過百
日咳疫苗接種,而且0.5%是六個月以下。在加拿大的統計數據告訴我
們,1991~1997年間,兩歲以下百日咳的患者,有79%是六個月以下的
嬰兒,而且這個族群的死亡率也高達了0.9%。
白喉、破傷風、百日咳混合疫苗 DTP
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 DT
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 Td

 DTP是利用破傷風和白喉桿菌所分泌出來的外毒素,經減毒製成類毒素,
與被殺死的百日咳桿菌混合製成,可預防白喉、百日咳及破傷風。

 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DT)是只將破傷風和白喉桿菌所分泌出來的外
毒素經減毒製成類毒素,而不含百日咳之疫苗,可給六歲以下不適合接
種百日咳疫苗的兒童使用(例如曾因注射DTP疫苗而有嚴重反應者或患
有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者,可改用本項疫苗)。

 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Td)是將白喉疫苗的劑量降低,以減低副
作用,使用在6歲以上的小孩,做為預防白喉和破傷風的輔助免疫。一
般完成DTP疫苗接種的小孩,95%可以維持十年左右的破傷風預防效果,
最好每隔十年追加Td疫苗一劑。
不必再加口服小兒痲痹的
五合一疫苗
小兒麻痺疫苗有口服和注射兩種給藥方法。口服的是活性疫苗,有一、兩百萬
分之一的機會,會因此而產生神經受損肢體麻痺現象,免疫有問題的人發生的
比例更高,所以本身或是家裡有免疫缺陷的人,不該使用此活性疫苗。
美國自從1990年代以後,就已經沒有自然感染的小兒麻痺病例發生,反而每年
有數例因口服疫苗引起的小兒麻痺個案,因此美國及歐洲一些國家,目前已將
小兒麻痺疫苗改用非活性的注射疫苗。五合一疫苗就是四合一疫苗多加了注射
型小兒痹疫苗,給予的時間和三合一、四合一疫苗相同,較三合一多預防了嗜
血桿菌,較四合一減少了口服小兒麻痺疫苗的危險性。台灣建議一歲以後再加
口服兩劑小兒痲痹疫苗,間隔2個月。小學入學時再追加一劑OPV。
成人型 Tdap
美國FDA在2005年通過2種含破傷風成份的新型成人型白喉百
日咳破傷風Tdap疫苗 (tetanus toxoid, reduced
diphtheria toxoid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
的使用執照。
 第一種為ADACEL (Sanofi-Pasteur),建議使用
於11-64歲的成人。
 第二種為Boostrix (GlaxoSmithKline),建議
使用於10-18歲的青少年。
取代Td疫苗來預防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主要是考量此疫苗
可降低成人百日咳的併發症及截斷百日咳的人傳人的感染
途徑。
破傷風免疫球蛋白及疫苗
乾淨小傷口 其他傷口1

Td疫苗或 破傷風球蛋白 破傷風球蛋白


破傷風疫苗史 Td疫苗或Tdap
Tdap 2 (TIG ) (TIG )

不明或<3劑 應接種 不必使用 應接種 應使用


≧3劑 不必接種3 不必使用 不必接種4 不必使用

註解:
1. 不僅限於污泥糞便等污染性傷口,亦可以是彈傷、撞傷、燙傷、
動物咬傷等傷口。
2. 現在建議以Tdap取代Td疫苗用於7歲以上且從未接種過Tdap疫
苗者。假如成人病患曾施打過Tdap或Tdap無法取得時,則建議
給予Td。不再建議使用tetanus toxoid(TT)。
3. 若接種第三劑含破傷風成分的疫苗時間已超過十年,應接種。
4. 若接種第三劑含破傷風成分的疫苗時間已超過五年,應接種。
什麼情況不能接種
三合一(DPT)疫苗?

 發高燒。患有嚴重疾病者,但一般的感冒不在此限。病後衰弱,有明顯
的營養不良。患有心臟血管系統疾病、腎臟、肝臟疾病者。患有進行性
痙攣症或神經系統可能有問題者,但已不再進行的神經系統疾病,如腦
性麻痺等,則不在此限。對DPT、DT或Td疫苗的接種曾有嚴重反應者,
如痙攣等。正使用腎上腺皮質素或抗癌藥物治療者。六歲以上。接種三
合一疫苗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及注意事項:
 副作用的發生率約在30-50%之間,包括:局部紅腫、疼痛、硬塊,發燒、
煩躁不安、哭鬧,極度昏睡,低張力,急性神經學病症。接種以後局部
常有紅腫、疼痛的現象,兩天內可能會有輕度發燒、全身不適的感覺,
偶有食慾不振、嘔吐、輕微下痢症狀,通常2-3天會恢復。
新舊疫苗的轉換使用
家長也會顧慮之前已經打過了舊型疫苗,再來若改打新劑型
疫苗會不會產生問題。同種傳染病的疫苗,若改打其他劑型
的製劑,應不致於有什麼問題。若之前打舊型的白喉、百日
咳、破傷風三合一預防針,後來改打新型的三合一預防針,
一樣可產生有效的免疫力。之前打過結合型的b型嗜血桿菌疫
苗,之後改打不同結合型的噬血桿菌疫苗,只要接種次數足
夠,仍是能產生足夠的保護效力。若原先三合一疫苗和噬血
桿菌疫苗是分開接種的孩子,接下來改為四合一疫苗或甚至
連口服小兒麻痺疫苗一起改為五合一疫苗,也都不成問題。
小兒麻痺疫苗
Polio(OPV、IPV)

 小兒麻痺症在醫學上稱為「脊髓灰
白質炎」,是感染小兒麻痺病毒所
引起,而人類是唯一的宿主,其感
染來源是患者之糞便或口咽分泌物,
感染後潛伏期約7-10天,病情輕的
有發燒、頭痛、腸胃障礙、甚至頸
背僵硬等症狀,重則造成肢體麻痺、
終身殘障、甚至造成吞嚥或呼吸肌
肉的麻痺而死亡,雖然台灣已是小
兒麻痺根除地區,但如果幼兒未完
成接種,由境外移入的小兒麻痺病
毒,仍有可能再度引發流行的可能,
故國內仍維持口服小兒麻痺疫苗的
現行政策,以保護幼兒,預防感染。
 沙克疫苗IPV :是採注射方式的非活性疫苗,優
點是注射後不會引起麻痺症狀,缺點為需採注射
式,且無群體免疫效果。
 沙賓疫苗OPV :是採口服式的活性減毒疫苗,沙
賓疫苗只要口服,使用方便,容易推行,預防效
果也很好且持久,最大的優點在於可以經由糞便
排出,使得接觸者也可以間接得到免疫的效果,
同時可造成黏膜免疫力,預防野生株病毒的繁殖
及排泄,這種效果是沙克疫苗無法達到的。
問、已注射含小兒麻痺疫苗的五合一疫苗,
為何要再補口服小兒麻痺疫苗?
 該2項疫苗如按照規定之接種時程及劑次完成接種,皆能讓個案本身
有效預防小兒麻痺的感染。
 OPV最大的優點在口服後可經由糞便排出,使得接觸者可間接得到免
疫力,達到群體免疫效果,另同時可形成腸道免疫力,以防止野生株
病毒的繁殖及排泄;而IPV雖然對於接種的寶寶本身有充足的保護效
果使其免於感染,但無法維持長久的腸胃道免疫力以阻斷小兒麻痺病
毒及其排出可能造成的傳染。
 由於台灣雖然已是小兒麻痺根除地區,但非洲及印度等地區尚未根除,
仍有野生株病毒存在,近期又有葉門及印尼等地亦再度發生小兒麻痺
疫情,台灣仍面臨小兒麻痺可能由境外再度引入、危及國人的危機。
 基於提升群體免疫效果及防疫考量,衛生署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建議:
國內維持於出生2、4、6、18個月、小一口服小兒麻痺疫苗的常規接
種政策,另針對接種2劑以上IPV或含IPV之多合一疫苗的幼兒,應配
合後續其他疫苗接種時間,至少再口服2劑OPV,另於國小一年級依
照常規疫苗接種時程口服第3劑OPV。
接種禁忌
 服疫苗前後半小時不要飲水或進食,以免疫苗稀釋而影響疫苗效力。
 當兒童患有腸胃病或腹瀉時,最好延緩服用。
 下列兩類個案因不適用活性減毒口服小兒麻痺疫苗,請檢具醫師開立之
診斷證明書、處方箋及備妥冷藏設備至轄區衛生局填寫申領表領取注射
式小兒麻痺疫苗接種。
 (1) 免疫缺失者:包括HIV陽性個案、先天性免疫缺失症與
白血病、淋巴癌等惡性腫瘤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的
病人。
(2) 家裡有上述病人之健康嬰幼兒或學童。
接種後可能產生的反應
 一般並沒有什麼反應,偶爾有輕微的腸
胃症狀。

 接種口服疫苗後,約三百萬人有一名會
發生麻痺的機率。
麻疹
 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指出,全球痲疹死亡人數,
從1999至2003已減少百分之三十九,將可達到今年底減半的目標。 根據統計,痲
疹死亡人數1999年為八十七萬三千人,到2003年,已大幅減少到五十三萬人,其
中非洲國家降低百分之四十六。
 痲疹是兒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十年前,痲疹每年奪走上百萬兒童的生命,並
影響了三千萬名兒童,使其中許多兒童罹患失明、智障等終身疾病。
麻疹疫苗 Measles
 民國95年以後已取消9 個月大的麻疹疫苗施打。
 目前在國內所使用的麻疹疫苗為活性減毒疫苗,預防效果可達95
%以上,但因第一劑麻疹疫苗在一歲以下接種,免疫效果可能受
到母親傳給小孩的抗體干擾而失效,故應於十五個月及國小一年
級再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提高預防
接種效果。
 95年元月起各醫療院所停止幼兒出生滿9個月該劑麻疹疫苗的預
約,且其第1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的接種
時間亦改為出生滿12-15個月。
接種禁忌
 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而導致發高燒者。
 免疫功能不全者。
 正使用免疫抑制劑或高劑量腎上腺皮質素者。
 孕婦。
注意事項
 1‧接種部位可能有局部反應,如紅、熱或腫脹。
2‧約有5~10%於接種後5~12天,會有輕微發燒,偶
而會出現紅疹、鼻炎、輕微的咳嗽或柯氏斑點,可能
持續2~5天。

 接種後可能產生的反應
1‧約有百萬分之一的機率會引起亞急性硬化性腦炎或
腦病變。
2‧接種免疫球蛋白、輸血後之接種間隔注意事項詳如
MMR疫苗篇。
水痘疫苗(Varicella)
 水痘是一普遍之兒童疾病,通常症狀輕微,亦可能嚴重,
好發於幼童,近來水痘發生的年齡層則有延後的趨勢,
一般年齡愈大,症狀愈嚴重。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庖疹病
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 )初次感染所引起的傳
染病,具有高度傳染力,可經由飛沫在人與人間散佈,
或經由接觸水痘的液體傳染,感染後會引發紅疹、水庖、
發癢、發燒及疲倦等,可能併發嚴重的皮膚感染、疤痕、
肺炎、腦炎或死亡,亦可能因 病毒再活化而得到帶狀庖
疹。
 水痘疫苗是一種活性減毒疫苗,可有效避免嚴重之水痘
症狀, 接種水痘疫苗後若仍感染水痘,其症狀亦非常輕
微,僅會產生較少的水痘,且較不會發燒,復原較快。
Varicella vaccine
水痘接種劑量與接種間隔
 水痘疫苗實施對象為九十二年元月以後出生且滿十二個月以上之幼兒。
 建議施打於十二個月以上之幼童,十二個月至十二歲兒童注射單一劑量
0.5ml,十三歲以上間隔四至八週注射兩劑。
 • 水痘疫苗與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等活性減毒疫苗可同時接種, 如
不同時接種最少要間隔一個月;與不活化疫苗可同時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
(分開不同部位接種)。
 接種免疫球蛋白、輸血後之接種間隔:
 ﹝一﹞ 接受一般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或 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者,應間隔三個月後再接種。
 ﹝二﹞輸過血者,應間隔六個月後再接種。
 ﹝三﹞曾靜脈注射血漿、血小板製品或靜脈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治療時,
應間隔十一個月後再接種。

1-12歲 單一劑量
>13歲 兩劑,間隔4-8周
問、小朋友在學校已接觸長水痘的
小朋友,還需接種水痘疫苗嗎?

 答:若在感染三天內接種,疫苗可提供
局部的保護效果(約80%),若感染已超
過三天,水痘疫苗可能無效而表現自然
感染水痘的症狀。
水痘接種禁忌及不適宜接種
 已知對 gelatin、neomycin或本疫苗之其他成份過敏
者。
 患有嚴重疾病或其他急性病症者。
 罹患白血病等惡性疾病或免疫不全者。
 正使用免疫抑制劑或高劑量腎上腺皮質素者。
 未經治療之活動性肺結核患者。
 懷孕者。
 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宜接種者
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
及注意事項
 接種部位可能有發紅、疼痛或腫脹等局部反應。
 可能有輕微的發燒,偶有發生高燒、抽搐之現象。
 接種後一個月內可能產生輕微的水痘症狀,但是發生率很低。
 嚴重之全身反應,如 肺炎 、腦部疾病或過敏反應等,極少發生。
 與自然感染水痘病毒一樣,疫苗的病毒可能潛伏在體內,在免疫功能低下時,
病毒再活化而表現成帶狀庖 疹,但其發生率與症狀都低於自然感染。
 注射水痘疫苗後六週內宜避免使用水楊酸類藥品 (salicylates)。
 育齡婦女接種水痘疫苗後,於三個月內應避免懷孕。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MMR
(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 可用來預防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的活性
減毒疫苗,其預防效果平均可達95%以上,
並可獲長期免疫。
德國麻疹疫苗是活的減毒病毒疫苗,95%的
易感性宿主可經由預防接種產生明顯的抗體
反應。德國麻疹防治之目的主要是預防孕婦
在懷孕期間受感染而產下具先天性缺陷之後
代。
疼惜台灣媳婦系列活動開跑
 台灣地區自民國67年全面施打麻疹疫苗、民國81年實施麻疹、腮腺炎、
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接種工作後,近五年每年麻疹、德國麻疹病
例均在十例以下,更無先天性德國麻疹的病例出現。然,89年德國麻疹
個案及91年麻疹個案數均超過二十例,90年更出現三例先天性德國麻疹
個案,其中二例生母皆為外籍配偶。
 近年來國人與外籍人士聯姻呈現快速成長,迎娶外籍新娘的風氣日盛,
依據內政部統計處今年六月份的資料顯示,九十一年結婚者中,外籍新
娘比率佔25.9%;另,截至民國九十一年底,台灣的女性外籍配偶人數
已累計至九萬三千多人,再加上十五萬四千多位女性大陸籍配偶,整體
女性外籍配偶人數已達廿四萬餘人,顯見外籍配偶已成為台灣地區的新
興族群。民國91年台灣地區之外籍新娘平均年齡為27.85歲,正值生育
年齡,且依據統計,我國新生兒中,生母為外籍配偶者所佔比重已超過
百分之十,因此,這些台灣新女性及其子女的健康已成為我國防疫上的
重要課題,其衛生教育之加強,實為刻不容緩。
接種禁忌
 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者或其他感染而導
致發高燒者。
 免疫不全者。
 孕婦。
接種後可能產生的
反應及注意事項
 局部反應很少。
與麻疹疫苗一樣在接種後5~12天,偶有疹子、咳嗽、鼻炎或發燒等症狀。
⊙ 德國麻疹疫苗成分,偶有發燒、暫時性關節痛、關節炎及神經炎等副作用。
⊙ 腮腺炎疫苗曾有引起輕微中樞神經反應之病例報告,但機率極小。
 血液製劑與麻疹、MMR、水痘疫苗接種間隔應注意事項
1接受一般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或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者,
應間隔三個月後再接種麻疹、MMR或水痘疫苗。
2輸過血者,應間隔六個月後再接種麻疹、MMR或水痘疫苗。
3曾靜脈注射血漿、血小版製品或靜脈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治療時,
應間隔十一個月後再接種麻疹、MMR或水痘疫苗。* 育齡婦女接種
MMR或水痘疫苗,於三個月內應避免懷孕
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與財團法人台
北市賽珍珠基金會於2004/11/7下午召開
「疼惜咱的台灣媳婦-針情記者會」,
呼籲外籍配偶及其家人,為了下一代的
健康,正視孕前接種麻疹、腮腺炎、德
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之重要,並呼籲
外籍配偶可攜帶居留證至各衛生所接受
免費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MMR)接種(需繳掛號費)。
日本腦炎疫苗
(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
 日本腦炎係日本腦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腦膜腦炎,蚊子為傳染媒介,
潛伏期5-15天,日本腦炎主要流行季節為春末夏初,病毒在豬、
牛身上繁殖,再經由蚊子叮咬人體而感染,感染者大部分為無症
狀感染,少數人有頭痛、發燒、嘔吐等無菌性腦膜炎表徵,有些
伴隨嗜睡、抽搐、昏迷、肢體麻痺或性格異常等腦炎症狀,甚至
死亡。
 日本腦炎至目前無特殊療法,唯一預防方法即施打日本腦炎疫苗,
日本腦炎疫苗為一種不活性病毒疫苗。
接種時程
 ⊙ 出生滿十五個月接種一劑
⊙ 接種第一劑後,間隔二週接種第二劑
⊙ 出生滿二年三個月

※ 接種時間集中於每年三至五月
舊規定
接種禁忌
 ⊙ 發燒者
⊙ 患有嚴重的腎臟、肝臟疾病及心臟血管疾病者。
⊙ 患有進行性痙攣症或神經系統疾病者,但已不再進行的神經系
統疾病,如腦性麻痺等,則不在此限。

 接種後可能產生的反應
⊙ 接種部位偶有發紅、腫脹、疼痛等症狀。
⊙ 偶有全身反應,如發燒、惡寒、頭痛及倦怠感,通常2-3天會
消失。
⊙ 發生嚴重的反應,約百萬分之一發生機率。
肺炎雙球菌疫苗
 根據估計,肺炎雙球菌在美國每一年會導致五萬例菌血症、五十萬例肺炎、
三千例腦膜炎、七百萬例中耳炎與四萬名死亡病例。台灣地區的人口數,大
約是美國的十分之一,所以將上面的數字除以十,就可以體會到這種細菌對
於人們危害之烈。
 肺炎雙球菌對於人類是一種最重要的病原,它不但是引起細菌性肺炎、菌血
症、腦膜炎的頭號兇手,也是幼兒中耳炎、鼻竇炎最常見的病原。美國的統
計也發現,肺炎雙球菌菌血症的發生率約為每年每十萬人口15-30例,此發病
率在年齡的兩個極端最高,二歲以下的發生率為每年每十萬人口160例,六十
五歲以上為每年每十萬人口50-83例。
 另外一個值得憂慮的問題是,愈來愈多的肺炎雙球菌對於盤尼西林等抗生素,
出現嚴重的抗藥性。萬一情況繼續惡化,說不定以後連簡單的中耳炎都需要
住院用萬古黴素等又貴、副作用又大、又須靜脈注射的特殊治療。又如果哪
一天連目前最後一線的萬古黴素都失效,肺炎雙球菌可能會變成癌症般地百
藥不侵,進而形成人類大瘟疫的惡夢。
23價莢膜多醣體疫苗
 肺炎雙球菌莢膜多醣體疫苗 (pneum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vaccine) 是非活性的23價疫苗,含有23種常見
的血清型,可以涵蓋已開發國家85-90% 以上的侵襲性菌種。
 在兩歲以下對於多醣類抗原免疫反應特別差的幼兒,並不建議接
種這種疫苗。
 1997年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對於肺炎雙球菌莢膜多醣疫苗的
建議,認為所有65歲以上老年人與容易得到嚴重感染的2-65歲慢
性病人,都應該接種疫苗。
7 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PCV-7
Serotypes in ≦5 y/o group
2007, Taiwan
Total 73 cases

25

20

15

10

No
14 19F 6B 23F 9V 18C 4 1 5 3 7F 19A 6A vaccine 涵蓋率%
type

Case 22 10 15 5 1 2 0 0 0 4 0 4 1 9
PCV7 75.3
PCV9 75.3
PCV10 75.3
PCV13 87.7
Serotypes in ≦18 y/o group
Total 90
25

20

15

10

0
14 19F 6B 23F 9V 18C 4 1 5 3 7F 19A 6A N on
vaccine
type

Non
涵蓋率
14 19F 6B 23F 9V 18C 4 1 5 3 7F 19A 6A vaccine
type
%

Case No. 26 12 19 7 1 3 1 0 1 5 0 4 1 10

PCV7 87.7
PCV9 88.9
PCV10 88.9
PCV13 88.9
PCV 7 的效益
流感疫苗
 流感疫苗是一種不活化疫苗,僅含有抗原成份而沒有
病毒殘餘的活性,係依世界衛生組織(WHO)每年建
議更新的病毒株組成。
 流感疫苗之選用,具有全球一致性,係世界衛生組織
(WHO)依據每年於全球83個國家地區;超過110個監
測點所偵側之流感病毒,每年2月中召集會議研商選
定病毒株,公開宣佈推介,由製造廠商據以生產供應
給各國使用,全世界完全相同,台灣亦涵蓋其中,多
年以來,一向如此。
流感疫苗接種時程
Age Dose, ml No. of Doses
6-35 mo 0.25 1-2
3-8 y 0.5 1-2
≧ 9y 0.5 1
在下列情況不能接種流感苗?
 已知對蛋之蛋白質(Egg-protein)或疫苗
其他成份過敏者,不予接種。
 年齡六個月以下者,不予接種。
 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不予接
種。
 過去注射曾經發生不良反應者。
 發燒或急性疾病,宜予延後接種。
 懷孕者是否接種由醫師評估。
輪狀病毒疫苗(rotavirus)
 輪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在電子顯微鏡的外觀類似
輪子的形狀故而得名。它是小孩急性腸胃炎最重要的
原因,佔了所有小孩腸胃炎的5-10% 與腹瀉住院兒童
的10-50%。發生年齡大多在五歲以下,好發於冬天。
症狀包括嘔吐、水瀉、發燒與脫水,偶而導致抽搐。
輪狀病毒的 G 蛋白共有14種血清型,其中G1、G2、
G3、G4最常見。
Rotavirus vaccine

Rotari x 羅特律 GSK 單價 2劑 2,4 月 在小兒6個月大以前完成


( G1P[8])

Rotateq 輪達停 Mer k 5價 3劑 2,4,6月 在8月大以前完成


( 長庚)
G1G2G3G4P1

第一劑最早需於 age > 6 weeks


最後一劑不得 age > 32 weeks
~~2008 熱病
~~
Rota-vaccine兩廠牌不建議交替使用
A 型肝炎
Hepatitis A global epidemiology
台灣A 型肝炎確定病例
2001-2006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A 型肝炎確定病例 259 212 161 204 257 190
A 型肝炎疫苗
 目前A型肝炎疫苗免費接種實施的對象為(1)山地鄉出生滿二歲至
國小六年級兒童(2)九個鄰近山地鄉之A型肝炎高感染平地地區出
生滿二歲至學齡前兒童(3)金門縣、連江縣滿二歲以上至十二歲
以下兒童。
HPV vaccine
 Bivalent valent vaccine:
 HPV 16/18 L1 VLP (virus-like particle)

 Quadrivalent vaccine:
 HPV 6,11,16,18 L1 VLP
Gardasil (MSD) Cervarix (GSK)
價數 Quafrivalent Bivalent
6,11,16,18 16/18
dose 0.5ml, IM 0.5ml, IM
時程 0, 2, 6 months 0, 1, 6 months
對象 9-26 y female 15-25 y female
9-15 y male
國際旅遊疫苗注射
國際預防接種單位一覽表 1
97.01.31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單位 地址 電話

疾病管制局第一分局蘇澳辦事處 270宜蘭縣蘇澳鎮港區1號2樓 (03)9972365

(02)24210307
疾病管制局第一分局基隆辦事處 200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6號5樓
(02)24210309

337桃園縣大園鄉埔心村航站南路9號
疾病管制局第二分局桃園機場辦事處 (03)3983960
桃園國際機場第一期航廈出境大廳1樓

435台中縣梧棲鎮中棲路3段2號3樓 (04)26562514
疾病管制局第三分局臺中港辦事處
海港聯合大樓南棟3樓 轉20

(07)8031141
疾病管制局第五分局小港機場辦事處 812高雄市小港區飛機路616號
(07)8011651

(07)5618994
疾病管制局第五分局高雄港辦事處 804高雄市鼓山區捷興一街9號
轉9或105

(03)8242268
疾病管制局第六分局港口辦事處 970花蓮縣花蓮市港口路5號
(03)8242253
國際旅遊疫苗注射
 旅行前的預防接種,可分成三類:
(一) 例行性疫苗接種(Routine
vaccination)
(二) 必須性疫苗接種(Required
vaccination)
(三)建議性疫苗接種(Recommended
vaccination
(一) 例行性疫苗接種(Routine
vaccination)
 台灣目前例行性疫苗接種的建議包括B
型肝炎、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
麻痺、卡介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
疹、日本腦炎等疫苗。
 常規疫苗必須完成。
二)、必須性疫苗接種(Required
vaccination):
 世界衛生組織(WHO)規範接種的疫苗。
包括黃熱病、天花、霍亂。天花因全球
已根絕,而無須再接種。
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實際規定的必須接種
疫苗只有黃熱病一項。沙烏地阿拉伯則
規定朝聖者必須接種腦膜炎球菌疫苗。
 霍亂則因疫苗的保護力差(約50 %保護
力持續3 ~6個月)、副作用大、而且可
經注意生活飲食習慣而避免感染,因此
目前並不建議接種霍亂疫苗。
(三)、建議性疫苗接種
(Recommended vaccination):

包括有A型肝炎疫苗、狂犬病疫苗、流
行性感冒疫苗,除狂犬病疫苗外,其他
疫苗可就近各大醫院注射疫苗。
國際預防接種單位一覽表 2

委託辦理醫院
單位 地址 總機

(02)23123456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100台北市中正區常德街1號
轉7614

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 104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2段92號 (02)25433535

壢新醫院桃園機場醫療中心診所
337桃園縣大園鄉航站南路15號 (03)3983456
(第一航廈出境大廳B1北側)

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 403台中市三民路1段199號 (04)22294411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704台南市勝利路138號 (06)235-3535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812高雄市小港區山明路482號 (07)8036783

(07) 555-2565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美術館院區 804高雄市鼓山區中華一路976號
轉2142

行政院衛生署花蓮醫院 970花蓮縣花蓮市中正路600號 (03)8358141


國際預防接種項目
Thank you !

Potrebbero piacerti an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