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 sulla pagina 1di 6

2000 年 9 月

  东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Sep . 2000
第 2 卷增刊 Journal of Southea st University (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 Vol12 Supplement

      
唐末新罗文人崔致远占籍与家世考述
党银平
(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 关键词 ] 新罗 ; 崔致远 ; 占籍 ; 家世
[ 摘  要 ] 崔致远是唐代最为杰出的新罗文人 ,留唐 16 年中 ,他先后擢进士 、 寓洛阳 、 任县尉 、 入幕府 ,
为中韩文化交流作出了极积的贡献 。本文拟以中韩文献为依据 ,对崔致远的占籍与家世略作考索 。
[ 中图分类号 ] I312. 6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8 - 441X ( 2000) 0S - 0130 - 05

崔致远是唐末来华的著名新罗文人 ,他于唐懿宗咸通九年 ( 868 ,新罗景文王八年) 负笈入唐 ,唐


僖宗中和四年 ( 884 ,新罗宪康王十年) 始离唐土 ,在唐求学游宦长达十六年之久 ,是韩国统一新罗时
期 ( 668~935) 最杰出的诗人 、 学者和文学家 ,在韩国被尊崇为汉诗学宗师 、 东国儒宗及朝鲜汉文学
的创始人 ,在中韩文化关系史上 ,崔致远是值得关注的重要人物 。韩邦现存文献对崔致远占籍的记
载十分简略 ,而有关家世的记载则付诸阙如 。 《三国史记》卷四六本传称 :“史传泯灭 , 不知其世
[ 1 ] ( P. 533)
系。 ” 朝鲜李朝 ( 1392~1910) 名士李源祚在为崔氏狼山读书堂遗墟所作碑文中也说 “ : 先生
罗代人 ,世远无得以详 。 ”[ 2 ] ( P. 439) 因而后人所知极为有限 ,本文拟广泛钩稽中韩有关文献 ,试就这二
个问题略作考述 ,希望对了解崔氏事迹有所裨益 。

一、
崔致远的占籍
关于崔致远的占籍 ,最早见诸文献记载的是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 卷四六本传和僧一然的《三
国遗事》,这两种朝鲜最古的史书皆载崔氏为新罗王京 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 人 。但在具体村属 (
问题上 ,两种文献所载略有不同 《三国史记》 , 卷四六本传称 “ : 崔致远字孤云 ( 或云海云 ) , 王京沙梁
[ 1 ] ( P. 533)
部人也 。 ” 《三国遗事》 卷一则谓 “
: 觜山珍支村长曰智伯虎 ,初降于花山 ,是为本彼部崔氏祖 ,
[ 3 ] ( P. 66)
今曰通仙部 ,柴巴等东南村属焉 , 致远乃本彼部人也 。 ” 可见 , 金富轼认为崔致远是沙梁部
人 ,一然则以其当属本彼部人 ,这种分歧关涉到新罗“辰韩六部” 的分布及姓氏的起源 。
据中韩两国正史记载 ,新罗最早是由三韩 ( 辰韩 、 弁韩 、 马韩) 之一的辰韩部落发展而来 。辰韩
部族主要散居于今庆州及洛东江东侧一带的山谷之间 ,繁衍生息 ,后逐渐在今庆州附近形成六座大
的村墟 。 《三国史记》 卷一《新罗本纪》介绍了这六村的分布地域与名称 :
  先是 ,朝鲜遗民分居山谷之间 ,为六村 ,一曰阏川扬山村 ,二曰突山高墟村 ,三曰觜山珍支
村 ( 或云于珍村 ) , 四曰茂山大树村 , 五曰金山加利村 , 六曰明活山高耶村 , 是为辰韩六   
[ 1 ] ( P. 40)
部。
汉宣帝五凤元年 ( 公元前 57 年) 甲子 ,六部之祖共推朴赫居世为“居西干” 王 ,建国号为徐罗伐 。
据《三国史记》 卷一《新罗本纪》 记载 ,辰韩六部称姓 ,始于儒理王九年 ( 公元 32 年) :
  ( 儒理王) 九年春 ,改六部之名仍赐姓 ,扬山部为梁部 ,姓李 ; 高墟部为沙梁部 , 姓崔 ; 大树
部为渐梁部 ( 一云牟梁) , 姓孙 ; 于珍部为本彼部 , 姓郑 ; 加利部为汉祗部 , 姓裴 ; 明活部为习比
[ 1 ] ( P. 43)
部 ,姓薛 。
这就是新罗六姓的最早来源 。金富轼即据此确定崔致远为王京沙梁部人氏 。李朝成化二十一年
( 1485) ,弘文馆与艺文馆大提学徐居正奉敕撰修《东国通鉴》,就沿用了金氏的说法 。
[ 收稿日期 ] 2000 - 03 - 15
[ 作者简介 ] 党银平 ,男 ,南京师大文学院博士后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增刊 党银平  唐末新罗文人崔致远占籍与家世考述 131

一然《三国遗事》 卷一《新罗始祖・ 赫居世王》中也有关于新罗六姓的渊源记载 ,内容远较《三国


史记》 丰富 ,但六村之姓则稍有出入 ,该书所载原文如下 ( 页 66~67) :
  辰韩之地 ,古有六村 , 一曰阏川扬山村 ,南今昙严寺 ,长曰谒平 ,初降于瓢岩峰 ,是为及梁
部李氏祖 ( 弩礼王九年置 ,名及梁部 ,本朝大祖天福五年庚子 ,改名中兴部 ,波潜东山彼上东村
属焉) 。二曰突山高墟村 ,长曰苏伐都利 ,初降于兄山 ,是为沙梁部 ( 梁读云道 ,或作涿 ,亦音道)
郑氏祖 ,今曰南山部 ,仇良伐 、 麻等乌 、 道北 、 回德等南村属焉 ( 称今曰者 ,太祖所置也 ,下例知) 。
三曰茂山大树村 ,长曰俱 ( 一作仇) 礼马 ,初降于伊山 ( 一作皆比山) ,是为渐梁 ( 一作涿) 部 ,又牟
梁部孙氏之祖 ,今云长福部 , 朴谷村等西村属焉 。四曰觜山珍支村 ( 一作宾之 , 又宾子 , 又冰
之) 长曰智伯虎 ,初降于花山 ,是为本彼部崔氏祖 ,今曰通仙部 ,柴巴等东南村属焉 ,致远乃本彼
部人也 。今皇龙寺南 ,味吞寺南有古墟 ,云是崔侯古宅也 ,殆明矣 。五曰金山加利村 ( 今金刚山
柏栗寺之北山也) ,长曰祗沱 ( 一作只他) ,初降于明活山 ,是为汉岐部 ,又作韩岐部裴氏祖 ,今云
加德部 ,上下西知 ,乃儿等东村属焉 。六曰明活山高耶村 ,长曰虎珍 ,初降于金刚山 , 是为习比
部薛氏祖 ,今临川部 。勿伊村 ,仍仇 □村 ,阙谷 ( 一作葛谷) 等东北村属焉 。 ”①
如果将这段文字与《三国史记》 所载相参读 ,可以看出 《三国遗事》 , 所载沙梁部姓郑 ,而本彼部姓崔 ,
与《三国史记》 正好相反 ,一然即据此判断崔氏当为本彼部人 ,并以崔氏旧宅作为旁证 。一然的说法
到李朝曾得到补证 ,李源祚在《狼山读书堂遗墟碑》 中说明 “: 按州志 ,先生旧宅 ,在本彼部味吞寺南 。
……州东狼山有读书堂遗址 ,古井尚存 ,仍旧础而堂 ,为肆业之所 。后孙思 甫始图立石以表之 ,诸
宗人合议而成其志 。 ”[ 2 ] ( P. 440) 可见当时的庆州地方志与崔氏后人亦将崔氏占籍确定在新罗王京本
彼部 。
事实上 ,这种根据早期六村姓氏来界定崔致远占籍的记载 ,本身有一定的问题 。 《三国史记》 和
《三国遗事》 皆载明 ,新罗儒理王九年 公元 32 年 春改动六村之名 ,又各赐李 、
( ) 崔、 孙、 裴、
薛六姓 ,但
新罗除朴 、 昔、 金三种王姓外 “辰韩六村” , 称姓较晚 《新唐书》, 卷二二 ○《新罗传》称新罗 “ : 王姓金 ,
[ 4 ] ( P. 6202)
贵人姓朴 ,民无氏有名 。 ” 从考古发现的新罗真兴王 ( 540 ~ 576 ) 时期的北汉山碑 ( 公元 555
年 ,汉城北汉山碑峰 、 ) 冒宁碑 公元 561 年 ,今庆尚南道昌宁邑) 、
( 黄草岭碑 ( 咸兴黄草岭) 、 摩云岭碑
( 公元 568 年 ,咸南利原) ,真智王 ( 576~579) 时期的坞作碑 ( 今大邱 ) , 真平王 ( 579 ~ 632 ) 时期的南
山新城碑 ( 庆州) 等碑文看 ,其中刻有许多部 ( 村) 名及人名 ,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人名之前均无姓氏 ,
[5 ]
说明直到七世纪时 ,六村之民尚未使用姓氏 。 而此次所赐六姓本为唐代名门望族之姓 ,如陇西李
氏、 清河 、 博陵崔氏 、荥阳郑氏 、 乐安孙氏 、 河东裴氏 、 薛氏 ,因而其姓当与唐姓有很大的关系 ,台湾学
者刘伯骥即认为 “ : 唐代名门大族如清河与博陵崔氏 、 范阳卢氏 、 陇西李氏 、荥阳郑氏 、 琅 王氏 、 河
[ 6 ] ( P. 385)
东裴氏 、 薛氏 、乐安孙氏 ,新罗亦效之 ,其大族为李 、 崔、 孙、郑、裴、薛等姓 。” 所以 ,赐姓时间
应不早于唐代 ,据有关学者考订 ,六部有姓 ,当在景德王时期 ( 742~765) [ 7 ] 。
况且 ,原辰韩六村的居住地域远在公元前 52 年前 ,在新罗社会整合过程中 ,王京一带的六姓迁
移已很频繁 ,如《三国史记》 卷四记载 “ : ( 智证王) 十五年春正月 , 置小京于阿尸村 。秋七月 , 徙六部
[ 1 ] ( P. 114)
及南地人户充实之 。 ” 在此情况下 ,村落和姓氏的对位关系会逐渐淡化 ,如崔致远在《真监和
尚碑铭并序》 中所说的真监禅师 , 其先祖原为山东人 , 盛唐时迁至全州金马之地 ( 今全罗北道益山
郡 。真监于贞元二十年 ( 804) 随贡使入唐 , 大和四年 ( 830 ) 回到新罗 , 历住尚州露岳长柏寺 ( 南山
)
寺) ,康州智异山 ,新罗闵哀王元年 ( 838 ,开成三年) ,被编籍在本彼部皇龙寺 ,法讳慧照 ,俗姓崔氏 ,
而他本人与六村并无关系 。所以 ,后世很难以古老的村姓归属来确定某人的籍属 。金富轼与一然
对崔致远村属记载的差异 ,大概与此有关 。

① 《三国遗事》卷一 ,乙酉文化社 1992 年 4 月 ,页 66~67 。六村之名在高丽王朝初又曾改称 ,据李朝郑麟趾《高丽史》卷五十


七“志第十一地理二”记载 ,高丽太祖二十三年 (940 ,后晋天福五年) “ : 改其州六部名 , 梁部为中兴部 , 沙梁为南山部 , 本彼为通仙
部 ,习北为临川部 ,汉祗为加德部 ,牟梁为长福部 。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32 东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卷

《三国史记》 和《三国遗事》 皆载崔致远为新罗王京 ( 庆州) 人 ,从现存史料看 ,这一记载不误 。王


京又别称金城 、 金鳌 、 蚊川等 ,附近有金鳌山和狼山等名山峙立 ,崔致远在《献生日物状》中曾提及 :
“某居近鳌峰 ,遇深骥坂 ,每睹张良之术 , 唯吟郭璞之诗 。 ”[ 8 ] ( P. 390) 其至交顾云在送别诗中云 “ : 我闻
海上三金鳌 ,金鳌头戴山高高 。山之上兮 ,珠宫贝阙黄金殿 ; 山之下兮 ,千里万里之洪涛 。傍边一点
鸡林碧 ,鳌山孕秀生奇特 。 ”[ 1 ] ( P. 534)《孤云先生事迹》所录崔氏位版改题时告由祝文也称 “ : 鳌山毓
[ 2 ] ( P. 436)
秀 ,蚊水载灵 ,淑气所钟 ,哲人乃生 , 妙龄乘桴 , 北学中国 。射策金门 , 蜚英桂籍 。 ” 皆可证其
居家之处当在新罗王京金鳌山附近 。
李朝徐有矩在《校印桂苑笔耕集序》 中又有异说 “
: 公名致远 , 字海夫 , 孤云其号也 。湖南 ( 全罗
道 之沃沟人 。
) ”《崔文昌侯全集》
( 页 286 据《高丽史》
) 卷五十七载 “ : ( 沃沟 ) 本百济之地 ,义慈王十九
年 ,新罗太宗王与唐将苏定方灭百济 ,遂并其地 。 ”又称 “
: 沃沟本百济马西良县 , 新罗景德王改今名
[ 9 ] ( P. 253 ,256)
来属 , 高丽因之 。 ” 但其地西临黄海 , 偏处全罗北道西北隅 , 与崔氏自云的王京 ( 新罗东
部 出入甚大 。据《三国史记》
) 卷四六本传说明 ,崔氏归国后因受谗忌曾离京外任泰山郡太守 ,而沃
沟与泰山郡同属全罗道 ,因而 ,沃沟当是崔氏离朝外任时的宦居之地 。

二、
崔致远的家世
崔致远家世的情况 ,韩邦文献皆无明载 ,这里可据其诗文和部分碑记略加考述 。
崔致远新罗宪安王元年 ( 857 ,唐宣宗大中十一年) 出生于王京一个中小地主家庭 ,据李朝流传
的故事《崔致远先生》 云 ,崔致远本为金猪子孙 ,传说其父任新罗某邑使道时 ,其母被强盗掳入邑城
后山岩洞并失身 ,其父入洞以利剑杀死强盗 ,强盗原为一头老金猪 ,其母归家十月后生下崔致远 ,其
父命人抛入江中 ,但部下因不忍而置于路旁 , 后被邑中一老妪收养[ 10 ] ( P. 147 - 148) 。这种传闻虽不足
凭信 ,但他自幼天资颖慧 ,确实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据《桂苑笔耕序》 介绍 ,新罗景文王八年 ( 868 ,唐
懿宗咸通九年) ,当他年十二辞家入唐时 ,父亲曾谆谆告诫 “ : 十年不第进士 , 则勿谓吾儿 , 吾亦不谓
有儿 。往矣勤哉 ,无隳乃力 ,臣佩服严训 ,不敢弥忘 ,悬刺无遑 ,冀谐养志 。 ”[ 20 ] 这显示出其家学风气
相当严谨 。他在诗文中曾多次自称“玄菟微儒”《 ( 谢元郎中书》 )、“海外腐儒”《 ( 谢令从军状》 )、
“儒
门末学 ,海外凡材”《 ( 上太师侍中状》 ) ,说明其家庭也是一个奉儒之家 。在这样的氛围中 , 他曾“俯
习先王之道 ,虽自勤修 ; 仰瞻夫子之墙 ,固难攀谒”《 ( 上襄阳李相公让馆给启》 ) 。又曾“每睹张良之
术 ,唯吟郭璞之诗”《献生日物状》 ,受到了很好的儒学与诗学熏陶 。李朝郑弘溟在《青鹤洞碑》中
( )
这样描述 :
  公姓崔 ,讳致远 ,号孤云 。生应天命 ,家有祥瑞 ,陆出莲花 ,质禀海岳 。才超秦汉 ,学尧典舜
典之文章 ; 体变齐梁 ,振《周南》 《召南》 之雅颂 。 ……僻处三韩 ,每叹山河之隘 ; 仰视八极 ,穷宇
宙之宽 。岂居陋巷柴门 , 将展桑弧蓬矢 。东浮沧海 , 却逐汉使之槎 ; 北学中原 , 更悦周召之
道。”[ 2 ] ( P. 446 - 447)
这说明他从小就树立了西浮沧海 、 入唐游学的人生宏愿 。
由于史料缺略 ,很难详细了解崔致远家庭的状况 ,但从他那些嗟卑叹贫的诗文看 ,崔致远生活
的时期 ,其家庭已开始衰落 ,家境也日渐清贫 。崔氏在《桂苑笔耕集》 中收录了不少从职淮南幕府时
写给淮南节度使高骈的书信 , 其中就有关于自己家境状况的自述 。如卷十七《初投献太尉启》云 :
“某新罗人也 ,身也贱 ,性也愚 ,才不雄 ,学不赡 。 ”同卷《谢职状》云 “ : 伏以某樗生旷野 , 莠托荒田 , 岂
惟良匠不窥 ,抑亦农人见弃 。风倚弱植 ,难举势于凌云 ; 尘积纤茎 ,但怀愁于委地 。 ”卷十八《长启》又
称 “某东海一布衣也
: 。”在《上襄阳李相公让馆给启》中也自言 “ : 伏念致远 , 四郡族微 , 七州学浅 。
……今者整尘衣之陋质 ,趋露冕之清威 。 ”[ 12 ] 由此不难看出其家庭社会地位的卑微 。再以其《途中
作》 一诗为例 :
  东飘西转路歧尘 ,独策赢骖几苦辛 。不是不知归去好 ,只缘归去又家贫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增刊 党银平  唐末新罗文人崔致远占籍与家世考述 133

这首七绝收在《东文选》 卷十九和《孤云先生文集》卷一中 ,应当是崔致远羁旅长安 6 年期间所


作 。崔氏于咸通九年 ( 868) 西入长安 ,为功名而辛苦奔波 ,加之生计窘迫 ,身心疲惫 ,归思日切 ,但想
到远家贫寒 ,又觉难觅归路 。从本诗所传达的两难心绪来看 ,崔致远的家境显然已很清贫 。因而 ,
当他于中和四年 ( 885) 东归时 ,高骈差军资库送来“馆驿巡官八月料钱”,虽然所赠仅为一个月的微
薄俸禄 ,他却感激不已 , 并特地写了《谢再送月料钱状》表示谢意 , 状中称 :“远地贱微 , 虽有惭于
□□; 故乡亲识 ,必致敬于金多 。 ”[ 8 ] ( P. 401) 由此也可以窥知其家境式微的情形 。
崔致远家人及子嗣的情况皆不详 , 今所能考知者仅有其父崔肩逸 、 堂弟崔栖远和母兄浮图贤
俊 。但因文献不足 ,很难理出清晰的线索 。
崔致远之父崔肩逸 ,行迹十分模糊 。有学者以为崔父当是曾任新罗文昌令的崔冲[ 13 ] , 但崔冲
乃高丽文宗时人 ,字浩然 ,号惺斋 ,谥文宪公 。据高丽崔滋《补闲集》卷上载 “ : 文宪公于成宗在位二
十五年乙巳擢第 ,春官为甲科第一 ,位至内史令 。其子文和公惟善当显宗二十二年庚午为御试乙科
独元 ,文宗七年辛丑改内史为中书 ,父子皆拜为中书令 。次子惟吉以门荫累迁守司空左仆射摄尚书
令 ,及二十二年丁未 ,上赐宴国老 ,文和公兄弟扶持文宪公入赴 ,当时以为盛事 。 ”[ 14 ] ( P. 107 - 108) 可见 ,
崔冲二子为崔惟善和崔惟吉 ,与致远不可能属父子关系 。
崔致远在诗文中仅有两次言及父亲的情况 。一处见于上引《桂苑笔耕序》,其父在他临行之际
曾有严厉的告诫 。另一处见于其归国后所作《大嵩福寺碑铭并序》。大嵩福寺位于“金城之离 ,日观
之峰”,原为新罗波珍餐金元良于元圣王 ( 785 ~ 798 ) 时初建 , 后历六纪九朝 ( 元圣王 、 昭圣王 、 哀庄
王、 宪德王 、兴德王 、 僖康王 、 神武王 、 文圣王 、 宪安王 ,因年久失修 ,鹄寺“屡值颠覆”。新罗景文王
)
( 金膺廉) 即位初年 ( 861) ,虔诚奉佛 ,便设置道场 “因请芬皇寺 , ( 庆州邑北 ) 僧嵩唱以修奉梵宫之旨
[ 12 ] ( P. 161)
白于佛 ,复遣金纯行以隆宣祖业之诚告于庙” ,对该寺重加缮修 。据此碑文记载 ,崔父曾参
与了此次大嵩福寺的缮修活动 ,光启元年 885 ,崔致远返归新罗后 ,宪康王欲撰写此寺改榜之文 , ( )
遂命崔致远主笔 。宪康王以忠孝之名劝谕他 “ : 先朝缔构之初 , 发大誓愿 , 金纯行与若父肩逸 , 尝从
[ 12 ] ( P. 161)
事于斯矣 ,铭一称而上下皆得 ,尔宜撰铭 。 ” 可见 ,崔父在景文王时期曾参与过王京一带的
佛事活动 ,应该有一定的社会名望和地位 。
崔致远对父母的感情是很深厚的 ,实现父亲的期望 ,光宗耀祖是他时刻不忘的追求 。当他在唐
取进士 ,宦江南 ,入幕府 ,并在中和四年 ( 884) 以国信使荣归时 ,他在《谢探请料钱状》 中喜悦地表明 :
“传天上披朱之命 ,荣日边垂白之亲 。 ……虽乖就养方 ,久想宗族称孝 。 ”《桂苑笔耕集》
( 卷十八) ,在
《贺除吏部侍郎别纸》 中称 “ : 某伏思万里无依 ,久劳飘荡 ,十年有遇 , 幸遂备飞 , 异乡荣垂白之亲 , 达
路忝披朱之饰 。 ”《
( 桂苑笔耕集》 卷十九) ,又在《谢许归觐启》里云 “ : 一生遭遇 , 万里光辉 , 是以远亲
稍慰于倚门 ,游子倍荣于得路 。 ”《桂苑笔耕集》
( 卷二十 皆充满了对父母的尽孝之心 。
) 《大嵩福寺碑
铭并序》 一文约作于归国后不久 ,崔氏在文中感叹 “ : 臣也浪迹星槎 ,偷香月桂 ,虞丘永恸 ,季路徒荣 ,
承命震惊 ,抚侣悲咽 。 ”[ 12 ] ( P. 161) 可见 ,其父此时已经亡故 。
崔致远有一弟曰崔栖远 ,据《桂苑笔耕集》 卷二十《谢赐弟栖远钱状》一文介绍 ,中和四年 ( 884 )
夏秋之际 ,其弟由新罗涉海入唐 ,在海上因“大遭风浪 ,仅存微命”,本年秋 ,乃以新罗入淮海使录事
职衔来到淮南幕府 ,淮南节度使高骈赐钱三十贯以示抚慰 ,并命其与崔致远及新罗入淮南使检校仓
部员外郎守翰林郎赐绯银鱼袋金仁圭同返新罗 。
崔致远又有母兄曰浮图贤俊 ,据《三国史记》卷四六本传载 ,新罗真圣女王八年 ( 894 ,唐昭宗乾
宁元年) ,崔氏四十一时携家归隐陕川郡伽 山海印寺 “与母兄浮图贤俊及定玄师结为道友 , , 栖迟
偃仰 ,以终老焉”,两人之间有过一定的交往 。李朝韩无畏 1517 ~ 1610 《海东传道录》则称崔致远 ( )
曾从他学习道教尸解之术 ,余皆不详 。
崔致远去世后 ,倍受后人敬重 ,高丽王朝显宗十一年 ( 1020 ,宋真宗天禧四年) 追赠内史令 ,显宗
十四年 ( 1023 ,宋仁宗天圣元年) 又追谥文昌侯 。其后裔也得以享受恩荫 ,如李朝明宗七年 ( 1552 ,明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34 东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卷

肃宗嘉靖三十一年) 传曰 “ : 先贤文昌侯崔致远 , 即我东方理学之宗也 , 其子孙中勿论贱孽 , 虽在遐


[ 2 ] ( P. 419)
荒 ,世世勿侵军役事 。 ” 李朝宣祖六年 ( 1573 ,明神宗万历元年) 诏令 “ : 文昌侯道德文章 ,我东
[ 2 ] ( P. 421)
方第一人也 。其后子孙虽残微贱孽 ,勿侵军役事 。 ” 李朝仁祖四年 1624 , 明熹宗天启四年 )
(
[ 2 ] ( P. 422)
又谕示 “ : 文昌侯后裔 ,虽支庶残孽 ,勿为军丁事 。 ” 又李朝正祖二十年 ( 1796 , 清仁宗嘉庆元
[ 2 ] ( P. 422)
年) 诏令 “ : 文昌侯子孙虽支庶 ,勿侵军役 ,勿入汰讲之例 。 ”
据有关文献记载 ,崔致远后裔可考知者 ,有以下数人 :
崔瀣 ( 1287~1340) ,庆州人 , 字寿翁 , 高丽王京儒学教授崔伯伦之子 。其《送奉使李中父还朝
序》 称崔致远为“吾家文昌公”[ 15 ] ( P. 346) 《拙诗六韵呈状元修撰宋本诚夫先生兼奉示同年诸公共为
,
一笑》 又言 “: 我是唐朝侍郎孙 ,笔耕遗业继专门 。 ”[ 15 ] ( P. 340) 李齐贤《后儒仙歌为崔拙翁作示及庵》称
其 “孤云云孙云锦肠
: , 曼倩嘲谑宽饶狂 。 ”[ 16 ] ( P. 270) 其人于忠肃王七年 ( 1320 ) 曾出使中国 , 应试登
科 ,次年在辽阳路盖州任判官 ,数月后托病归国 ,任艺文馆应教 、 检校成均馆大司成等 。晚年师从狮
子岬寺僧 ,自号拙翁 。莫伯骥《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 “集一” 称“ : 瀣 ,致远之后 ,平生不治家人生业 ,
自号拙翁 ,为文章不资师友 ,超然自得 ,务合于古人 。至论同异 ,虽老师宿儒 ,必诘而折之 。性亢 ,少
许可人 ,不苟合于俗 ,排斥异端 ,善说人善恶 ,故辄举辄斥 ,卒无子 ,家甚贫 ,朋友致赙乃克葬 。 ”
梵海觉岸 ,据日本忽滑谷快天《韩国禅教史》引《梵海禅师行状》称 ,此人亦为崔致远后裔 ,生于
李朝纯祖二十年 ( 1820 ,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 ,字幻如 ,号梵海 ,全罗道清海梵律九阶人 。他年幼学
(
佛 “为一时学匠”
, ,后于李太王建阳元年 ( 1896 ,清光绪二十二年) 圆寂 ,享年七十七[ 17 ] P. 467) 。
李朝时期又有后孙思 甫 ,据李源祚《狼山读书堂遗墟碑》 介绍 ,此人尝与族人为崔致远庆州狼
山读书堂遗址立石树碑 [ 2 ] ( P. 439) 。
后孙监察翰龙氏 ,据卢相稷《清道影堂》 称 ,此人曾将伽 山海印寺崔致远生绡真像移奉于道州
[ 2 ] ( P. 456)
日谷 ,四年后与诸宗人建阁而安奉 。翰龙氏之子相秀邀光州名士卢相稷传记其事 。
[ 2 ] ( P. 438)
后孙钟  ,曾为崔致远桂林祠遗址移建作告由祝文 。
后孙崔国述 ,曾“积年搜求遗文”,并于 1926 年编成《孤云先生文集》三卷 。后为崔致远学士堂
遗址作常享祝文 ,又为移建桂林祠作上梁文[ 2 ] ( P. 450) 。

[ 参 考 文 献 ]

[ 1 ] 三国史记 [ M ] . 卷四六“列传第六”( 卷一 ,卷四 ,卷四六) ,韩国明文堂 ,1988.


[ 2 ] 韩国成均馆大学校大东文化研究院 . 孤云先生事迹 [ A ] . 崔文昌侯全集 [ C] . 1972.
[ 3 ] 三国遗事 ( 卷一) [ M ] . 韩国 ( 株式会社) 乙酉文化社 ,1992.
[ 4 ] 新唐书 ( 卷二二 0)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5 年 2 月校点本册 20.
[ 5 ] 牟元桂 . 韩国姓氏源流考 [ A ] . 第二届韩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卷”[ C] . 杭州大学 ,1997 年 10 月 .
[ 6 ] 唐代政教史 ( 第三章“对高丽之影响” 二“新罗”) [ M ] . 台北 : 台湾中华书局 ,1975.
[ 7 ] 千麟基 . 漫谈朝鲜人的姓氏 [J ] . 环球 ,1986 , ( 4) :47.
[ 8 ] 桂苑笔耕集 ( 卷十八) [ A ] . 崔文昌侯全集 [ C] . 390.
[ 9 ] 高丽史 ( 卷五十七《志第十一・地理二》) [ M ] . 日本国书刊行会 ,明治 41 年 11 月 .
[10 ] 史习成主编 ,何镇华编译 . 东方神话传说 ( 第八卷第二编“朝鲜 — ——韩国神话传说”) [ M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9.
[ 11 ] 桂苑笔耕序 [ A ] . 崔文昌侯全集 [ C] .
[ 12 ] 孤云先生文集 ( 卷一“启”,卷三“碑” ) [ A ] . 崔文昌侯全集 [ C] .
[ 13 ] 金东勋 . 晚唐著名朝鲜诗人崔致远 [J ] .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5 , ( 1) :75.
[ 14 ] 补闲集 ( 卷上) [ A ] . 韩国成均馆大学校大东文化研究院 ,1986 ,高丽名贤集 ( 册二) [ C] .
[ 15 ] 东文选卷 ( 八十四 ,卷十八) [ C] . 韩国民族文化刊行会 ,1994 年第四册 .
[ 16 ] 益斋乱稿 ( 卷四) [ A ] . 载韩国成均馆大学校大东文化研究院 ,高丽名贤集 ( 册二) [ C] . 1986. ( 下转第 143 页)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增刊 张天来 ,等  新罗文学家崔致远的汉文诗 143

不久他又为此梦撰写了《双女坟记》 并勒石立碑 ,记叙了夜梦二女的全过程 ,这才了却了他不尽


的思念 。
上面提到的崔致远梦与二女鬼魂相识的故事颇为传奇 ,有点类似张文成《游仙窟》 中的故事 ,它
被记载于韩国《太平通载》卷六十八中 ,题为《仙女红袋》。双女坟诗今被韩国作为保存下来的第一
首传奇文学作品 ,在韩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双女坟遗址也成为中韩文化交流的历史
佐证 。

[ 参 考 文 献 ]

[ 1 ] 韦旭升 . 朝鲜文学史 [ M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 2 ] 陈后翔 ,濮阳康京 . 双女坟与崔致远 [ A ] . 高淳文史资料 ( 第十四辑) [ Z] . 1998.
[ 3 ] 杨昭全 . 中朝关系史 [ M ] . 沈阳 : 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2.

Kerean literati , Cui Zhiyuan’s Chinese poetry


ZHAN G Tian2lai , L IU Jian2jun
Key words :Cui Zhiyuan ; Chinese poet ry ;A Couple of Girl’s Tomb ; Fairy’s red bag.
Abstract :Cui Zhiyuan is a great literati in Korean liferary history.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accounf of
Cui ’s life about his eastern pilgrim to Tang dynasty and eastern ret urn to his mot herland , and an anal2
ysis of his representasive works of Chinese poet ry. Cui’s Chinese poems express a deep affection for his
mot herland and nat ure , which style is f resh and feacctif ul , which content is sincere and honest . This
paper emp hat hcally analysds t he process of which Cui wrote t he longt hylyric poem , A Couple of Girl’
s Tomb , while he assumed t he office of vice county magist rate of LiShui. A Couple of Girl’s Tomb is
t he earliest Lengt hy poem which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Korean literaey history.

( 上接 134 页)
[ 17 ] [ 日 ] 忽滑谷快天著 ,朱谦之译 . 韩国禅教史 ( 第十六章第二节) [ M ] .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A research on Cui ZhiYuan’s birthplace and family history


DAN G Yin2ping
( College of L iboral A rts , N anji ng Norm al U niversity , N anji ng 210097 , Chi na)

Key words :Xin L uo ;Cui Zhi Yuan ;birt hplace ;family history
Abstract :As a well - known man of letters during t he integration of Xinluo into Koreas ,Cui Zhi Yuan
came to t he late Tang Dynasty by vessel. His life in China for 16 years is spect as a scholar in t he capi2
tal city ChangAn ,a t raveler in L uo Yang ,a local official in Li Sui and adviser in Huai Nan government .
He made a positive cont ribution to t he cult ural exchange between t he two count ries. Therefore ,based
on t he research on his words and t he related Chinese and Korean document s ,t his t hesis makes a close
st udy on his birt hplace and family history wit h additional remarks.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Potrebbero piacerti an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