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 sulla pagina 1di 10

《孔子论“仁”》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仁”首先指示一种情感,即“爱
人”,首先从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出发,由此推己及人,即所谓“忠恕之道”,
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孔子对于仁,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实现了仁,
也就完成了完满的自我人生。
《述而》第 30 章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远吗?孔子在这里的意思是说“不远”,
一点儿也不远;“仁”就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仁就在日常生活里,就在言行举
止间,就在待人接物中。所以,孔子才说“仁,离我们不远”。孔子这里的“仁”,
强调的是人人都有的“仁心”,虽然,它总被各种欲望和现实利益包裹着,只要
能恢复本心,仁就来了。但难就难在人如何能抛弃私欲和利益,时时刻刻保持仁,
所以,孔子在这里强调一个人有没有“欲仁”的想法,只要仁在心,“我欲仁,
斯仁至矣”,这是一种主观的想法和努力。可见,仁不是难事,只是大多数人以
利益为先,没有这种想法罢了。
孔子却说仁并不远,只要我想到“仁”,“仁”就到了。其实,这句话中的两个
仁,第一个“仁”,可指一个人的境界水平达到的仁,这是目标;第二个仁,是
指仁进入了内心,让人能开始朝着“仁”去努力,这是仁的行为与方向。“我欲
仁,斯仁至矣。”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仁是内在的,不假外求,只要心动了,
就等于起了个头,接着去做就是了,因为“为仁由己”。
孔子的“仁”的境界很难达到,难在什么地方?其一,“仁”不是人的某一种品
格,而是诸多优秀品格综合体。勇敢、正直、诚信、谦虚、忍让、谨慎、自律、
自尊、同情、爱善、自控、耐挫等,都是属于仁的种类,也都是“仁”的范畴。
其二,“仁”不是一时一刻之间完成的事,而是时时刻刻,终其一生的工作。
《颜渊》第 1 章
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分三句话。第一句是“克己复礼为仁”,这里孔子
对仁的定义是用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仁是内在的,礼是外
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
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克己复礼”的意义在于——“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孔子并不是要他能
以德服人,以至于天下百姓都投奔而来,拥戴颜回为王者。但是能让天下之人都
视颜回为“仁人”,在道德上皈依之,这应该是孔子所期待的最理想的境界了吧!
所以,孔子鼓励颜回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虽然目标如此高远难及,
但起步并不难,这就和上一章说过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是同一个
道理的。
于是,颜回再问“其目”。目标和决心都有了,接下来是怎么实现的问题了。这
里孔子一连回答了四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
很明显,凡是一切不合礼的事情都不能做,颜回最后是勇敢的承诺“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做到这些要求,应该是一件愉快而且神圣的事。
《雍也》第 30 章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够对民众广博施与,并能救济他们,怎样?可以称作是仁
人吗?”孔子说:“这哪里是仁人能做的事,一定要圣人才能做到!”这里,子
贡想得太高了,因为“仁”和“圣”还是有区别的。在孔子的回答中,“博施于
民而能济众”是“圣”的境界,圣是要关乎社会,关乎天下的,比如尧舜这样的
圣王。所以,孔子说:“尧舜其犹病诸”,尧舜都难以做到啊!病,这里指有心
为之而力不能及的意思。凭尧舜的地位、条件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子贡就更不要
想了。接下来,孔子就告诉子贡要怎样做才可以成为仁者——“夫仁者,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也是孔子实行“仁”的重要原则。“仁”,就是
自己想要做什么,便帮助别人也能做到。归纳一下,就叫做“能近取譬”,凡事
就是要从自身做起,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意思。孔子认为,仁的对象要是你身
边的人,是你所及见的人,这就是实现仁的方法。仁的对象是个体,而圣的对象
则是天下。事实上,仁的推己及人,推远了,那就是圣。仁正是通向圣的一个必
经阶段。

译文:
《述而》第 30 章
孔子说:“仁难道很遥远吗?只要我内心想到仁,仁就自然来了。”

《颜渊》第 1 章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约束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使言语行动都合
于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将称赞你是个仁人。修养仁德全
靠自己,难道还要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细节。”
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符合礼的不要听,不符合礼的不要说,不符合
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昧,请让我照着您的这些话去做吧。”

《雍也》第 30 章
子贡说:“假如有一个人,他能够给老百姓很多恩惠又能周济众人,这个人怎么
样呢?可以说他是仁人了吗?”
孔子说:“那何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帝、舜帝大概也很难做到啊!
所谓仁人,就是自己要自强,同时也使得别人能自强;自己要过得好,同时也使
别人过得好。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就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练习参考答案:
1.第一个“仁”是孔子理想中,人的道德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的仁;第二个
“仁”与前者相同;第三个“仁”,是指仁进入了内心,让人能开始朝着“仁”
去努力,这是仁的行为与方向。本章强调:一个人“行不行仁”,不在于“能不
能”,而在于他本身“要不要”去做。
2.略(学习难免枯燥,我们常要抑制自己好玩的心,专心致志的钻研;不沉迷
于玩乐,考试不作弊,上课不心猿意马等等;这些都是“克己复礼”的事。)
3.“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
为效果。
——————————————————————————————————
——————————————
《鱼我所欲也》
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的萌芽
形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
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
人格的事来。
《鱼我所欲也》着重谈的是人要有羞恶之心,即“义”。文中提出在“生”和“义”
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
的“本心”,而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即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

文章三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这个论点由“鱼与熊掌”这两个比喻,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
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到“所恶有甚于死者”),是推理论证的过程,
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
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
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
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
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
“不义”的事。
作者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
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亡的,
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
一旦把“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当作最重要的事,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
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
失殆尽。
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
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即是本段的最后一句话(“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是心”(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
“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勿丧”而已。

第二部分(第 2 段),运用了举例论证法来说明一般人面对考验时的表现。作
者以路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
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
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
的表现。这就是“义”。

第三部分(第 3 段),这里再举一个“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
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这就是“见利忘义”。作者将“一箪食,一豆羹”
与“万钟”作对比,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示出两种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
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按财富的数量,“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
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却
是“弗得则死”,决定的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样的对比,
让人认识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本
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所以人应该时时保持警惕,反省自己不能“见利
忘义”,保有“本心”才行。“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
亦不可以已乎?”写出了一些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的施舍,而在
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中却见利忘义的事实。作者拿这两类人的表现,突出“重利
忘义”这种现象的严重性,(A)比喻
鱼和熊掌比喻生命和义
“行道之人弗受(呼尔)”,“乞人不屑(蹴尔)”比喻守义不辱
(B)对比
第一段:正反对比: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
第二段:举例论证,正反两个事例对比,说明人们对待利欲引诱的不同态度,批
判为追逐个人名利而丧失羞恶
之心的人,文中“鱼与熊掌”,“生与义”,“义(重义轻生)与不义(贪利忘
义)”,“不食‘来
食’和‘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向与今”

段落重点提问:
(第 1 段)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文章,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提示:舍生取义)
●作者是怎么样提出中心论点的?(提示: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
●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提示: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由“有甚于生,有甚于死”引出
“不为苟得”“不避祸患”,这是从正面论述;由“莫甚于生”“莫甚于死”
引出“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述。结论是“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
比死亡更让人讨厌的东西,后又从反面论证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
(第 2 段)
●本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参照课文简析,
第二部分)
(第 3 段)
●就论证的方法来看,本段主要是怎样说理的?(参照课文简析,第三部分)

练习参考答案: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和熊掌价值贵贱不同,作者假设当这二者不能同时得到时,必然舍弃鱼(贱)
而选取熊掌(贵);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
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
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
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认为这样的人是“追求正义、弃恶扬善、
甚至可以舍生取义”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
的操守,不丧失他善良的天性,所以说贤者能固守“义”,而其他人做不到,会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4.比喻论证(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比喻“生与义不可得
兼”时“舍生而取义”。)
举例论证(路人不受“呼尔与之”之食,乞人不受“蹴尔与之”之食,论证舍生
取义是人所共有的本性。)
对比论证(用“鱼”和“熊掌”、生和死、“向”和“今”对比,突出人生的“舍”
和“取”。)
5.略(选择义或者利,这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然而,对比“舍身取义”
和“见利忘义”的行为,还是有一定的取舍标准的。我们生活在今天这个和平环
境里,虽不致牺牲生命,但“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
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摒弃一
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保善良之心。)

译文:
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在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
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鲜鱼而选择熊掌了。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
是我想要的。在生命和正义不能同时获得的情况下,我宁愿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生命本是我喜欢的,(但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做
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的,(但我)厌恶的东西还有超过死亡的,所以
(面对)灾祸我也不会躲避。如果人们所珍爱的没有什么比得上生命,那么,一
切能保住生命的手段为什么不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什么比得上死亡,
那么,一切可以避开祸患的事为什么不去做呢?用某种不义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
命有的人却不愿去做;用某种不义的方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做。这
样看来,(他们)一定有比生命更看重的东西(义),一定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
情(不义)了。这不仅仅是贤人(有德行的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这种本
性啊,只不过是贤人最终能不丧失罢了。
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会饿死。(可是)
恶声恶气地递给对方,(就是)过路的饿汉都不愿接受;用脚踢着(踩踏过)给
人吃,(就连)乞丐也不屑看它一眼。
(但)有人面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分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了。这些厚禄对
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穷人感
激我吗?过去宁愿送命也不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不义的)
事;过去宁可送死也不肯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
牺牲也不肯接受,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义的
做法不可以停止不做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羞恶廉耻之心)了。
——————————————————————————————————
——————————————
《劝学》
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
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劝
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劝勉、勉励”的意思。

全文三段,分别叙述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
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
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
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作者用了五个比喻,来论证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
有所提高。
直木“以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后天、人为)的变化,就可以改变原来的
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做道理论证,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
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这两个比喻并列说明:人只有经过“博学”才
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由此申论学习
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
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木要改造成为“中规”的轮,就要“”;
金要利,则要“就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
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第二部分(第 2 段),论述学习的作用。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
弥补不足。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和“跂望”“不如登高而望”说明学习的显著
效果(作用)。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反复说明只要懂得
借助于外物,就能获得“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良好效果。
这种效果的获得,并非人本身拥有什么不同的条件,“臂非加长”“声非加疾”
“非利足”“非能水”,而只是因为“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
缘故,也就是“善假于物”,即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才取得的,从而说明人只要
能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然后根据这个道理,指
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结论。
第三部分(第 3 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共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着重说明知识需要“逐步积累”;第二层着重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第三层着重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作者首先先从两个正面设喻,说明“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
生蛟龙”,全赖于“积(积累)”;再推论到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
“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接着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跬步”“不积小
流”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海”。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
不同。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
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
累”。
第二个层次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
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习的关键;
又用“锲而舍之”“锲而不舍”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
成就。这里从“舍”与“不舍”来论述学习贵在坚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骐骥与驽
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好,如果止于“一跃”,还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
条件虽差,只要能前进“不舍”,也可以跑得很远。接着又用朽木与金石对比,
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人们学习,如果一暴十
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
也可学会。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要做到积累就得坚持不懈。
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学习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他举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设喻,进行对比,形象地说明学习上
尽管各自的主、客观条件不同,但学习要成功,就必须用心专一而不能浮躁,才
能获得成功。

全文思考讨论: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
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
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提示:作者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这
个中心论点的。(①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
②学习使本性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③学习应持注
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
●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
“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提示:“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
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
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
什么观点的?
提示: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
调了学习的作用。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
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提示:这就强调了“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获得
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
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
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本文论点整理: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分论点比喻句
学习的意义:提升自己,改变自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
(积累)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坚持)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心)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练习参考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
疾,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而绝江河。
2.从一般意义来说,荀子关于学习的观点没有过时,无论是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还是学习方法和态度,荀子的思想都值得继承和借鉴。“学不可以已”说的是树
立正确的终生学习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意思是要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要培养良好
的学习品质。“学以致用”,不断总结经验,加以反思,不断成长。当然,随着
时代的变迁,他的观点需要补充和发展,如“创造性的学习”“合作学习”等。
3.①C ②B ③D ④A ⑤E ⑥D
4.疾:①E ②D ③A ④C ⑤B
绝:①C ②D ③B ④A ⑤E
致:①A ②D ③C ④E ⑤F
用:①B ②D ③E ④C ⑤A
强:①A ②B ③E ④D ⑤F
5.①有(又);暴(曝);()②生(性)③知(智)

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
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
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
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
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为
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远望,却不如
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
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
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
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
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
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
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
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浮躁不专
心的缘故。

Potrebbero piacerti anche